2013年7月11日 星期四

七百位醫生所開的處方可能有害 (4)


Report: 700 doctors wrote possibly harmful Medicare prescriptions
據報導七百位醫生所開的健保處方可能有害 (4)

8) What did the FDA do about the multiple warnings it gave to the New England Compounding Pharmacy before all those people lost their lives from fungal meningitis? Nothing. Why bother making a formal complaint to a government department if they do nothing about enforcing a law with punishment?

在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向新英格蘭綜合藥局提出多次警告後,食藥局採取了何種行動,來避免致那些人因罹患黴菌腦膜炎而死亡? 答案是否定。如果他們並不對違法者執行懲罰行動,又何必費神向政府有關部門提出正式的報怨呢?

編譯者個人感想】:

台美兩地這種醫療問題層出不窮,其主要根源在醫生想多賺一點,加上病人的無知(ignorance) 更鼓勵了醫師的貪婪 (avarice)。其實the profession of a medical doctor(醫師行業) high income(高收入) ,只要安份守己(decent and ethical),已够過好日子了,但貪婪似乎是與生俱有的人性弱點。(Is greed an inborn human weakness?)

美國本地不肖醫師會確有開出必要的藥品的習慣。筆者有次因內科症狀而引起感睡眠不佳(insomnia),一位專科醫師竟開Fluoxetine 10mg每天一次,連續(refill) 處方 一年。我服用一個月後,看到藥物的side effects (副作用)逐漸出現,乃趕緊告訴醫師而停藥。

以前住LA時,看到一些來自台灣的醫師,把台灣醫療界的『惡習』全帶來美國。除了猛開藥外,(某內科醫師為一位感冒患者開16種藥,每次服用) 還當面恐嚇病人。『你要等到兩隻眼睛全看不到,才來找我醫治嗎? 』一位ophthalmologist (眼科醫師) 對病人如此說! 不同科別醫師互相refer(介紹) ,甲科看完被介紹去看乙科,乙科看完仍須被命回去看甲科或去看丙科 。不同科醫生相互refer已成慣例,反正『死道友無死貧道!

也有一般全科醫師常monopolize(壟斷/包辦)所有其他各科,什麽科他都看,似乎什麽都懂,從不refer給其他專科醫師,San Gabriel地區就有這麼一位醫生(台大醫科畢業)。他還常『小題大做』,多年前某親戚因menopause (停經)而血壓略升高與rash (潮紅),他不查原因即開DynaCirc SRO 2.5mg,後增為每天5mg十幾年藥停不下來,後來某婦科醫生(亦為台大校友)知道後,頗不以為然。仍已服藥成性,無法停藥,而她是其家族中唯一患有高血壓的人。為什麽你是family physician非要做specialist專科醫師的事?

遺憾的是,有時竟也『大題小做』。有位他十幾年的老病人,因chest pain(胸痛)找他,問他情況,他卻說,『還好! 還是堅持不肯refercardiologist (心臟內科) Cardiovasologist (心臟血管科)。後來病人到Loma Linda Medical Center複診(作了stress test-運動心電圖後,確定是MI (Myocardial Infarction-心肌梗塞) ,但經回報此醫師時,他仍堅決主張『不必開刀- No surgery』。幸家屬明智,當機立斷及時接受開刀作by-pass (繞道手續) 才挽回一條命。是這位家庭醫師看不懂EKG (心電圖)? 還是他的無知(ignorance) ? 還是他的idiotic stubbornness (愚蠢的堅持與固執)? 令人不解的是,這種顯有malpractice (違法誤診的) 醫師,在目前華人醫師中恐為數不少。

看診非本科的醫師在美國,尤其是受美國醫學教育的醫師比較少,但台灣開業醫師却十分普遍。例如產科醫師看初生嬰兒的病,在國外new-born baby一律由pediatrician (小兒科醫師) 看。E.N.T. (耳鼻喉科) 看診小兒科到處都是,神經科醫師 (neurologist) 看胃腸病 (gastrointestinal diseases) 的也有,內分泌科 (endocrinologist) 醫師充當一般內科的也有。這種情形若發生於醫療資源缺乏的偏遠地區,情有可原,但在都會區則不可思議。這些習慣竟也發生於美國,看來真的惡習難改? (Old habits die hard?)

以前在台灣已發現有藥廠代表プロパ常進出大醫院藥局去登記與抄寫所謂『高貴』葯品的開方次數、劑量與處方醫師大名,以便致贈 kick-back (回扣),想不到美國也有此作法。早期台灣流行濫用抗生素,現在則流行含steroid(類固醇) 的藥劑,此與rheumatology有關的疾病,而骨科醫生,濫開痛風/關節疼痛葯,建議使用人工關節者亦大有人在。其實神經內科(neurology) 應與rheumatology(風濕病)有別,但台灣一些醫師似乎把兩科看成相似。這兩科醫師把患者當肥豬肥羊痛宰。故鄉最大的單科門診診所中,最豪華的大樓之一就是『神經內科』,另一家為『胃腸內科-患者100%先做胃鏡-endoscope gastrocamera(醫師皆台中某一醫科大學出身-以上兩科應與慢性病有關-chronic diseases,故治療期頗長) ,另一位是台大畢業,嘉中校友,其最豪華住宅,全市數第一,此君從台大CR(總醫師) 返鄉到六年即有此成就,令人佩服!故所謂醫德(ethics) 也者應與出身的醫學院無關吧?

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原無可厚非,但另據『傳聞』,有更荒謬、可惡、與駭人聽聞的案例。有某婦產科醫師,把患者患有『卵巢癌』的整個卵巢加以切除 (ovariectomy),然後將它浸泡在福爾馬林 (formalin) 液內保存。有患者求診,他即建議切片化騐,每次送『台北榮總』檢騐的切片都是屬於該患者的卵巢,而是從其『保存』的卵巢切的片。當然結果回來都是positive-陽性反應,即有癌細胞存在。可憐這些患者都『難逃一刀』的命運。(但也有人懷疑已浸泡在formalin液中的癌細胞,是否仍存活?)

最後為自己健康著想,宜慎選醫師,尤其是GP (一般科) ,僅憑網路或報紙廣告 (華商年鑑等) ,而選醫師恐有風險。由至親好友的推薦,較為可靠。如你在美國未滿65歲,投保好信譽的健保公司如Blue Cross等,所繳的保費(premium) 又够高,它們會提供有關醫師的真正的學經歷背景供你挑選。

It’s your health! 祝君健康!

全文完  

Justin Lai, 07/06/2013

Jlai77168@gmail.com

chiayihischool@gmail.com

嘉中校友聯誼會

AACHW13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