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7月30日 星期二

中國對全球汽車產業的影響 (2)

中國對全球汽車產業的影響(2) 

 What Hath China Wrought? 到底中國搞了什麼? 

 NEW The Chinese government’s New Energy Vehicles initiative, which invests heavily in electric cars and EV infrastructure, may prove to be the most profound influence. This program, according to Palmer, could finally “provide the scale to legitimize and make economically viable the plug-in vehicle (ideal)” 

新的發展。大大著重電力車和環保基楚的,中國政府新能源優先開發的車輛,也許証明是具最深的影響力。依Palmer看法,此計劃最後會『提供權衡使一插上電源即可行駛車子的理想合法化,並使它在節省能源上具競争性。』

 Now the bad news. The market’s affinity for special editions helped BMW quickly sell out of its China-specific, ebony-and-ivory Steinway & Sons Edition 7-series, as Bently did with its mother-of-pearl-in-laid Four Seasons Edition Mulsanne. This year sees the Smart ForJeremy by tacky designer Jeremy Scott. This monstrosity, according to Smart CEO Annette Winkler, “fits with the experimentalism” of the Chinese market. Experiment failed. – Brett Berk. Aug. 2013 Road Track. 

 但壞消息來了。市塲對特別款式的喜愛,幫助BMW很快售完他們在中國特殊的,烏黑又帶象牙色的Steinway & Sons款式的 7字頭系列,銷售之快就如英國Bently車子的Mulsanne車種,此車種帶有鑲入大珍珠的四季款式。今年我們看到寒酸的設計師Jeremy Scott設計的智慧型Jeremy車款。依Smart公司的執行長Annette Winkler說法,這個大怪物『吻合中國市塲的實騐性作法』但不幸此項實騐卻失敗了。 

 【譯者看法】:

 1)汽車是一種奢侈品(luxury),也是必需品(necessity)。通常皆先經過必需品的階段,再進入奢侈品,然後銷售量才會增加。汽車設計者所先考慮的是車型、款式、內部裝備等必須符合消費者的需求與喜歡。例如1980年代日本車開始進入美國市塲時,也是歷經千辛萬苦,主要是人種與文化的差異(difference in ethnics and culture) 。日本設計家(designer) 須遠渡重洋來美國,親自向美國消費者討教,後來乾脆聘用美國計師。車子出廠後行銷(marketing) 是一個問題,financing & leasing (貸款與租賃) 又是另問題。30年過去,日本車已穩住美國與歐洲市塲。連最保守的美國老年人都可以接受日系車種,如Infiniti /Maxima(日產) ;Lexus/Toyota (豐田) ;Acura /Accord(本田) ,甚至連南韓的(Hyundai現代汽車)也接受。 

2)中國汽車市塲在1990年代在所謂『改革開放』初期主要靠進口,他們進口車的管道有二,第一、由港、澳、台三地走私(註1),第二由美國西岸也是走私較多。由於數量愈來愈多,港、澳、台三地已無法滿足需求,故主要仰賴美國西岸大港口,如LA的Long Beach港與北加州的舊金山。但若依合法手續進口,一則政府未全面開放,二則關稅太高不划算。『阿六仔』頭腦很好,有人使出狠招,把在美國用分期付款剛買來的新車,開上中國籍的輪船船艙內,大搖大擺地運回中國。在美國的車主報遺失,再向AAA保險公司請求遺失賠償。車子運回大陸後再配合官員以美國售價3-4倍售出獲利。有陣子AAA (Triple A) 因理賠慘重而拒保。 

【註1】在1980-90年代,台灣的賓士汽車與BMW失竊率相當高,有人懷疑不是就地(在台) 『宰肉』(解體)以取得零件出焦,就是整台裝進貨櫃輸往大陸轉售。  

3)如今『鹹魚大翻身』,日本、港、澳、台等地商人相繼去投資,造成中國大繁榮,經濟力全球名列第二,車輛市塲全球第一。世界級名車紛紛在大陸設廠並就地行銷。為争取售量,各名車設計師設計的款式再好也不算,要消費者喜歡才行。設計出來的品牌雖有違品牌本身,西方的傳統文化與精神,却也無可奈何。這是風水輪流轉,也是財大氣粗 Money talks!。想想看他們的獨生男(或女) 有2億5仟萬人,若以十分之一為高收入家庭計算,也有2仟5百萬人可以買得起名車!1990年代在北京看到獨生子女受寵愛之的景象,令人不可思議。在王府井大街上的McDonald漢堡店內有8位大人侍侯一位小男孩吃漢堡,8位大人包括父母、內外祖父母、兩位姑姑。這8位大人在旁邊只有『看的份』,因為也『吃不起! 』。從前台灣人自誇『台灣錢淹脚目』;現在中國人的錢恐要淹到『肚臍』了! 最後從整體來看,世界名牌汽車商嬴了裡子,因為中國市塲大暢銷,獲利甚墨(註2),但却輸了面子,因為為迎合中國市塲而特別設計的款式,其他地區却無人問津,更重要的是,這些名車的優良設計傳統與文化,惨遭摧殘無遺。 

註2大陸年青小伙子喜歡開Ferrari , Porsche, 或Lamborghini等跑車比比皆是,其瘋狂程度遠勝過20幾年前在San Marino High-聖瑪利諾讀高中的台灣小留學生競開BMW或Jaguar名車等,互相比較 ) 

 譯自預定2013年8月出版的汽車雜誌

 譯述與評論: Justin Lai, 07/29/2013 

 校友全聯會 

 AACHW13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