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5日 星期五

聽老人開講-109「悲情的城市-嘉義市」

 聽老人開講-109「悲情的城市-嘉義市」

前言:

全台灣幾個城市中,嘉義市算是多苦多難的城市。在近百年的歷史中,嘉義市不是最大的城市,卻是受苦最多。從二次大戰結束以來,與國民黨作對最多的是嘉義市,所以228受槍斃的菁英嘉義市最多⋯⋯。「槍殺」地點也最多,包括火車站、中山路彰化銀行邊、及水上近北回歸線座標附近,被槍殺者包括地方要人、嘉中、嘉女、嘉農學生,因為這些人「笨」得想去機場,和「阿山的」講和!


在二次大戰中,受轟炸最多的是高雄與嘉義市。高雄因有煉油廠之故,嘉義市則有溶劑廠(製造丙酮-石油)。嘉義市在當時因防範地震,日本人鼓勵百姓多建木造建築物,結果反得其害,被炸、燒毁最多。


實施民主政治早期,因為反政府而被送往管訓的不良份子,嘉義巿最多。全台新兵入伍訓練中心中,最難馴服的是嘉義子弟。老蔣敗退台灣後,部隊中的充員戰士最喜歡打架的是嘉義青年,別縣市的士兵盡量不敢惹嘉義人,當時流行一句話:「嘉義流氓尚出名」!


長期國民黨執政以來,因為嘉義人老唱反調,所以中央撥下的經費最少,因此地方政府不能有所作為。等到威權解除,又碰上「許家班」執政(包括許世賢、張博雅、張文英)-全是黨外,真是雪上加霜!嘉義市建設經費一直比不上新竹市、板橋市、新營市。等到政黨輪替後,所謂「黨外人士」的嘉義市民反而沒有作為。涂醒哲(朴子人)當了一屆市長,卻未能發揮所長。現在還是國民黨當政。雖然民進黨,包括以前的黨外人士,來嘉義助選的開塲白,第一句總是「親愛的民主聖地父老兄姊!」,so what? (是又如何)其他縣市財庫充足,嘉義巿長年苦哈哈!


嘉義巿民中,「出頭露角」的民進黨籍人士有限,倒是嘉義縣不少,尤其是海口方面,包括朴子、布袋、六腳、蒜頭、義竹、東石沿海等地。如陳明文(立委陳冠廷之父)-屬小英派。這些人不會為嘉義市爭取,因他父親是義竹人,屬海派。而嘉義政界素由山、海兩派操控。所以阿扁仔給陳明文面子,把故宮南院設在嘉義縣,未來台積電也將在嘉義縣,雖然陳福三先生(陳明文父)及其后代,均在嘉義市發跡、成大業。山派中的曾振農,屬於嘉義縣的竹崎鄉,雖登上「涼椅王國」,但好景不再,又被蕭家班所迫,離開台灣,終於意外亡故海外,雖然生前由國民黨籍転民進黨,其主張的「縣市合併」也胎死腹中!目前黃敏惠市長連任數屆,市政建設迄無起色,部分原因是國民黨不爭氣,政權失去八年,即將進入第九年!


至於天然災害,老天爺似乎沒有放過嘉義市,例如大地震约發生于民國十年左右,目前嘉中新大校門前的大排水溝,即為當時震裂的。全台震災向來花蓮及嘉義市最嚴重,因為嘉義市近關仔嶺火山及觸口斷層。一位老建築師告訴我:一般地震是水平式、左右的搖晃,嘉義地區則再加上垂直式,即上下震動。有位同學名叫「平造」,問其緣故,其父謂嘉義市多地震也。另一同學長輩名叫「黃地震」,其弟則叫「黃搖」!因先震後搖!最近發生的一次在民國五十一年十一月左右。那一次是地震加火災。起火點在中央噴水圓環附近,新台灣餅店木造樓上廚房。起火燃燒後,火種飛過中山路「噴水鷄肉飯」、然後整個木造中央市場、到中正路北側、南側到光彩街才止。今天你看到的是後來重建的。嘉義市人從未忘記地震,因為每20-30年很可能有再輪到的機會。不過台灣人一向健忘,30年已經超過一代了。如再有另一重要新聞,地震的事也會逐漸被淡忘…..。


嘉義市唯一風光的時代,大約是民國二十幾年左右,日本人開始重視阿里山的木材砍乏產業,然後開始建設現代化的城市,後來為配合日軍南進,開闢了水上機埸,及配合石油供應,在嘉義市郊興建「化學工塲」-溶劑廠,結果這兩個塲所,吸引美軍的「爆擊」(轟炸),美國空軍炸了機場及化工廠,返航前總是沒有忘記,再丟兩顆「燒夷彈」送給嘉義市,致使全巿被燒成平地。


嘉義市真正如此「衰歹」(倒霉)?1940年以前全台灣只有三地有自動電話,包括台北市、高雄市及嘉義市,比今天的台中、台南兩市更現代化。另外,全台灣雙軌鐵路除台北市近處外,只有嘉義到民雄一段。為什麼?因為嘉義市木材生意興隆,行銷全台。另外配合北部居民來北港朝天宮參拜,疏運交通。記得民國38-42年期間到台中市、台南市,仍然看到當地人民用手搖式,請「交換手」(接線生)転接,實在好笑。


基於上述,老天爺不垂顧,政不通,人不和,時間已經夠久了。俗謂「做乞丐嘛有三年的好運」!二次大戰後,已經過了近八十個年頭。希望有生之年,能夠看到嘉義市再度繁榮起來,不過天災恐難避免,期待故鄉父老及後生晚輩,多注意天災資訊,予先防範,減少損失。天𧙗台灣!天祐嘉義市!


賴正雄(Justin Lai)

寫于美國

04/05/2024







聽老人開講-108「大有為的政府應有的回應」

 聽老人開講-108「大有為政府應有的因應」

蔡政府(the Thai Administration) 即將結束,老百姓也開始提早為其八年的執政,做了檢驗,或許不少施政的缺失正逐漸浮出檯面:

一、民生用電電費大幅上漲,轉嫁生活支出,人民擔心食衣住行無一可倖免。是蔡的「臨別秋波」?

二、衞生管理岀了問題,吃了一盤炒粿條,結果嚴重的喪失二條命,幾個人住院。顯示食品衞生管理確有缺失。一件「虐嬰案」可以靠一位女立委霸佔發言台,袒護衞生官員,免受在野黨的質詢,卻無一人必須為此事負責。不知道這一次是誰之過?台灣俗語叫「牽拖」,大陸人叫「甩鍋」,英文就不知道如何表達?希望這次不是老共派人來下的「毒」!

三、數位發展部一直在燒錢?除了旅遊外,不知道該部還在干啥?替台灣麵線糊找到網路經營方法?什麼是digit? 不知唐小姐(先生)知否?

四、最近發生的天災-花蓮大地震,死亡近九名,傷者一千名以上。這是天災,可惜人們沒有獲得事先的一點警告。是警報系統出問題?還是研究單位未盡到偵測責任,無法預測地震來襲的時間?政府可以把老共發射衞星當「導彈」,預先警告老百姓,而強度高達7.2級的地震卻「知」而不報?確令人百思不解。是中央大學的相關科系還沒「研究」好?還是中國的科技太厲害了,偷偷地在花蓮沿海投下深水炸彈,震垮了花蓮海底,致使海底地層下陷,引發地震?然後歸咎於「來自境外的破壞」? 哈哈!


從以上及其他未曝光的事件,可以看出,蔡政府可能尚有不少,該做而未做好的事。這是職責,不容推卸。台灣人民喜歡把自己份內該做的事自誇為「德政」,不知道該做好沒有做好的事,該稱為什麼?


在此,我們以悲痛的心情悼念,因「吃粿條」而暴斃的同胞,以及因沒有收到任何預警,不幸在地震中罹難的台灣人民,我們也對因地震受傷、財產受損的百姓 表示同情。災難發生時,「事後諸葛」比比皆是,而善打「嘴砲」的執政黨一向不落人後,事後推卸責任更是層出不窮。當然也可以看出,在野黨的無能與疏勿監督。


政府的運作是沒有空窗期,當一天總統必須擔負一天的責任。未正式交接前,妳還是台灣的總統!尤其大地震後,餘震不斷,期望政府拿出魄力,別讓餘震又帶來傷害,更須防範未然。這是民主國家執政者,應有的認識與體認。


賴正雄 (Justin Lai)

04/04/2024

于美國










聽老人開講-107「嘉中獨特的風水」

 聽老人開講-107「嘉義中學獨特的風水」

前言:

嘉中地址昔稱-嘉義市山仔頂,當時沒有編列詳細的門牌號碼。所謂的「山仔頂」泛指從今啟明路以東,從南邊的八掌溪畔,北至中山公園附近。它與東門噴水圓環(前東門城門所在)十分靠近,故自啟明路以東直到紅毛埤(今蘭潭)全是。自清朝以來這塊山坡地,是諸羅山人埋藏祖先最佳的墓地。因為離市區近,掃墓祭拜方便。在1920年代,日本人即從啟明路往東方向,開辟了這一塊校地。

本文:

當時日本人利用天然斜坡,闢建為由低而高的建地,以今天建築學觀點看完全符合,因為這就是所謂的elevation, 在美國建築圖呈請核准時,必須列明排水的方向,但在台灣工程建設局似乎沒有此項規定。


以當時民國十幾年的時代,沒有堆土機或怪手,想要鏟平這一大片坡地作為建地,皆靠人工,的確不易。更困難的是,這一大片坡地中,大小墳墓不計其數。依現代做法,須先公告,限期遷墓。當時資訊有限,能獲知遷墓的家屬必然有限,而能及時遷移者更在少數。無主的墳墓就不知道如何處理。依台灣人民的習俗及作法,遷移無主墳墓時,通常將屍骨集中送至附近的「百姓公廟」,如數量過多,就建一個廟。(證之台灣所有公用墓地,均有廟)但絕不能草率地丟棄,任何人都不會做這種「缺德」事。


嘉中校地西起啟明路,東至「嘉中新邨」-即「教職員宿舍」,南從今大雅路起,北迄嘉義市「野球埕」(今棒球場)邊界,這片土地總面積共有33甲。約等於:(33x2934坪=96822台坪)。各位可以想像這塊近十萬坪土地上,會有多少「無主孤魂」的墳墓?合理推測,日本人可能不像台灣人,有如此迷信與尊重「風水地理」之虔誠吧?他們如何處理?不得而知。


台灣人深信,「人亡魂猶存」即使屍骨無存,但孤魂野鬼,仍然在原地徘徊。俗謂「先得先,後得後」,他們有使用土地的「優先權」吧!活人可以講理,死人贛直、固執,盤據原地,直到「投胎轉世」為止。因此我們發現原在朝西向的一排教室後面有一座佛寺-「天龍禪寺」,據說日據時代以前即有。習慣上民眾認為只有佛寺或廟宇,才能才能安撫這些「百姓公」。萬善廟與土地公廟在台灣是一樣普遍。每天的暮鼓晨鐘一直是這些「好兄弟們」的最愛,使他們能庇護嘉中學子,並使學生們可以安心求學,成就功名。


另外在原始仿德國巴伐洛克式建築的校門,幾百公尺外,約一點鐘的位置,即今中山公園後面,日本人建設立了一個「神社」,它是日人安放死者靈位之處,即今天的「忠烈祠」。如此一來,一座佛寺,一個神社,有形無形地產生了給予嘉中師生的「保護」與「庇佑」的作用。也安撫了(appease)一些游魂們,並助他們排除「魂歸何處?」的迷惘與煩躁!寺廟素有鎮邪作用吧!


另外日據時代原始校門的座落,依勘輿學「左青龍右白虎」的觀點,左高右低,不利男主人,恐有「女人掌權」的可能。難怪當年周封岐校長非要封閉老校門。據說周校長很疼愛夫人,甚至有「懼內」頃向。小事沒有意見,大事做不了主!有人透露可能與周夫人顯赫家世有關。傳說周夫人乃何應欽上將(1945年,接受日本投降之首席代表)之千金也!另,目前新校門,龍邊地勢較高是正確,但水路向左渲瀉,則有商討餘地。


據老前輩校友提及,嘉中創校後幾年,頗不平靜,一些意外頻生。校方聽從地方人士建議,在大操場舉行一場「亡魂超度大會」,但主事的法師全由日本聘請來台,而非台灣當地的「司公」主持。當時還有照片存證。本人無意間在校友室中的某本纪念册(アルバム)看到。時間大概是第七回(屆)校友的時候,該屆畢業生包括:吳仁地老師(朴子人)、許竹模律師(今司法院院長許宗力之尊翁)、以及前嘉義縣長-林金生(林懷民之尊翁)等。


日本人創校時,興建不少重要建築物,包括行政大樓、教室,柔道館,化學實驗室、軍械室、生物教室、棒球場…. 等。可惜如今全毀,一間不存。毀壞這些紀念性建築物的校長包括周校長(民國45-55)-任期最長,及劉文華校長。周拆毀了行政大樓,當時與拆除廠商約定以新台幣伍萬元的工資,結果工資追加到25萬元,因為日本人用的水泥及鋼筋超過想像中的堅固!後來於民國60幾年到任的劉文華,徹底將所有舊建物「連根拔起」!包括唯一的一棟紅磚大樓(含五間教室)、柔道館、生物館、木造建築教室兩棟各五間、化學實驗室等…..。這些舊建物,只能靠使用過的校友們慢慢去回憶吧!


這些在1920-30年代興建時舊有的,如今為了某些校長們的好大喜功,及個人私利而毀滅,是否該有些報應?周校長雖被調升台中一中,本擬模擬嘉中模式亂搞,結果遭到中一中校友激烈反對,陳情謝東閔省主席阻止,十分不得志,後被降調至屏東中學,太太急病猝死。又其任內,某一位主任夫人,疑與學生私奔,某一教師在校外生活不檢,被迫離職。周於夫人過世後,不久本人也鬱鬱而終。而劉開始亂拆建念性建築物後,發生嚴重車禍,被撞倒在路邊,經數個月入院治療才康復。這是第一次警告,劉仍執迷不悟….,終被「転」調嘉義高工,但無人願意同行。開始拒不赴任,最後不得不屈服,不久在嘉工辦理退休。不知劉為何如此不知愛惜富有歷史意義的校舍?是否與共產黨本性有關?劉乃江西人,早期曾參加中共的「共青團」,故美、匪「中國」建交時,當夜他可能「心生畏懼」,獨自一人關在校長辦公室,整整一個晚上。他的後台是前中國時報董事長-余紀中(曾任國民黨中常委)。余之親妹,余宗玲曾任嘉女校長,她曾聘劉文華為生物科老師,據說兩人關係形同「姊弟」。

結論:

綜觀全台高中名校大都建於1920-30年代。但原有校園、房舍被毀滅的程度,以嘉中最嚴重!本人於民國48年入學台大,迄今校門還在,文學院及辦公大樓仍存。雖然時代由無線電進步到電視、電腦、…IT 到今天的AI, 一般高等學府校舍仍然保留,清華大學、北大不變,哈佛,耶魯老樣子….。為何一位地方的中學校長竟敢如此猖狂?追根究底,不外乎「名」與「利」!名者聞名於舊時的教育廳、家長及地方。當時的廳長全由小蔣派下的嘍囉擔任,如梁尚勇、潘鎮球,劉真等人。他們全是小蔣「幹訓班」的成員,因此當時教育界流行一句口號-非「幹」不行!。至於求利,求「個人私利」也。教育廳核准下來的建築經費,「按例」學校並非全額得到。例如核准一仟萬元,至少扣除「活動費」一至兩成,其次再加公關費一成等。所以當年我當學生時代的教室,使用一年後,地板就腐朽、崩烈了,因為水泥不夠。周校長時蓋的平房教室,造價是一間伍萬元,有內行人則估計不到六仟元!而劉的新建校舍最多,且主政近九年中,所有建築工程全由同一家營造公司承包。至於他個人「撈到」多少好處?我們不知道。但在任內,他本人遭受一場大車禍、一位教學组長在校外意外死亡、一位學生在游泳池跳水遭受重傷….. 等等。這些以前從未發生過的事,是否與風水有關,我們也不明白。但把一所學校,當作私人產業,任意拆除舊有十分堅固的校舍,並使內外完全改觀,確是一位「難得一見」的校長吧!

聲明:

以上有關人、時、地、事等記述,純依個人記憶,並僅供參考。若有與「事實」有出入之處,尚請自行查證、更正。謝謝!


03/31/2024


Justin Lai 寫于美國





2024年3月23日 星期六

聽老人開講-90「川普最近的演說」

 聽老人開講-90「評川普最近的競選演說」

美國前總統-川普最近發表了一篇頗具煽動性(incitement)的演講,其內容涵蓋:美國經濟力與國勢的衰退、中國的崛起、中國建設的突破性發展、美國在世界各地影響力的式微….. 等等。其内容有的屬實,有的尚缺真實性,有些則是誇大其詞。


1)美國當年拉了中國進入WTO, 及聯合國,如今卻「搞不過中國」,故捨棄世貿去「搞TPP」。但美國大部分成功地封殺了中國,尤其圍堵高科技的產銷及防範智識財產的被偷竊。

2) 中國人成功搶奪了世界的天然資源包括鋼鐵及天然氣等。因為美國的製造業,從1960 年代即開始外移,2020年川普敗選,拜登就任,他不甩川普的主張,迄未積極搶回製造業,卻成功地「連拐帶騙了台積電」,讓其在美國亞里桑拿州設廠投資。但美國恐「口惠而實不至」,因為並未遵守出資承諾。為何早先南韓三星,遲遲不肯把半導體產業移往美國?是有原因的。

3) 中國的基礎建設(infrastructure)及交通發展,確已成為全球第一,但中國國內民航運輸業市場及機場數目,卻遠遠不如美國,也是事實。

4)川普說 恐怖組織(terrorists)迄今無人敢在中國大陸惹事,確實如此,因為恐怖份子,多數屬回教徒,而中國境內有近八百萬回民!且世界各地的恐怖分子,回教徒不傷害回教徒,況且他們需要中共不斷地供應武器與裝備呢!

5)美元已經泡沫化(bubbling economy), 中國人持有的美國外債及美元高居世界第一,的確如此。但中國財經人才遠不和華爾街的的經驗、頭腦與「設計」。當年1990-2000年,日、徳兩個就敗在華爾街猶他裔的財經人士之巧妙的設計之下。而2008年的雷曼兄弟危機,也未能拖延跨美國財政!

6. 川普認為人民幣可能取代美元的時機即將來臨,但本人以為,尚有一段路要走。前不久蘇俄就想配合中國,改採RMB(人民幣)交易,但未成功。尤其自由國家的貿易額總數一直遠超過共產集團。

7. 川普擔心,中國的房價高,北、上、廣、深圳等地,可能趕上紐約…. 等等,可能不符事實。目前大陸一線城市房價已跌3-4成,仍無人問津,而「爛尾樓」的數目,高居世界第一,因為銀行債信不良、建商只售屋但不蓋房,又大部分淘空國庫,且外資已經持續不斷快速離開中。

8. 他又認為:美國在中東的政策失敗,如在伊拉克、阿富汗、利比亞、敘利亞,投下太多資金,雖保住石油利益,但友誼全失。相反地老共投下資金不多,但朋友不少。將來或將取代蘇俄,成為與美國分庭抗理,並互爭領導權之主要國家。


為了勝選,攻擊對手,世界民主國家皆然,也無可厚非,但川普即使勝選,就任四年,再連任四年,恐怕也無法改變美國逐漸衰退(decline)的趨勢,因為這個現象,從二次大戰後美國外債即一直增加,國內通膨不斷,以致復甦回天乏術(Nothing can be reversed)! 又美國人在世界各地,製造衝突事端,引發戰爭,出售軍火,賺取暴利,由來已久,其實也賺夠了,但仍無法彌補本身的財經窟隆。倘若這位維持世界秩序的老大,地位不保,繼起者會給你更好的生活條件與機會?台諺有云:「新的袜來,不知舊的好寶惜!」且等著瞧吧!


我們不希望看到兩個強權,正式翻臉,禍及其他小國,尤其像台灣這樣的彈丸小島,國防力量十分薄弱,有些人民又無知。從總統大選結束後迄今,所有的新聞媒體、百姓全都聚焦於國會龍頭寶座之爭,少數黨派敗選者,可能如何以小搏大,製造社會糾紛,吸引全民關注。全台上下似乎不關心:新任總統將如何治理台灣,如何改善人民生活,及如何防共入侵?


台灣僅僅依靠每年耗費龐大軍費,購買武器想保衛台灣是不夠的。美國也未必靠得住。今天美國這個世界領袖大國的總統候選人,都會憂心忡忡地,鉅細靡遺的向選民敘述國內外大事,尤其提及中共的日益强大,威脅全球,遑論台灣一地,並喚醒選民的注意,讓美國再強大!(Make America Great Again)。而台灣上下卻捲入每天轟炸式的媒體無聊的報導中,大家坐在電視機前,或划著手機、或操作電腦,觀看有關台灣國會每日的紛爭,與政客們的投機取巧、明爭暗鬥。眾多台灣人彷佛成了,不關心世界大事與忘記對岸威脅,不負責任的白痴(irresponsible idiots)!?


Justin Lai (賴正雄)

寫于美國

01/28/2024

聽老人開講-102

 聽老人開講-102「捐款母校嘉中之我見」

嘉義中學俗稱嘉中(かちうー),原名是「台南州立嘉義中學校」,1945年日本敗戰後,改為「省立嘉義中學」,台灣廢省後又改名為「國立嘉義高級中學」,至於是那一「國」?台灣國?中華民國?未見正式公佈。另主管上級機關原為:台灣省教育廳是否現在改為「台灣國」? 或「中華民國」教育部?


嘉中創校日,原以日據時代為1924(大正13年):年4月25日,今年將屆滿一百年。有些校友正準備為嘉中百歲誕辰熱烈慶祝中,身為校友的我們十分興奮,因為能夠活著看到,一所學校百歲誔辰的來臨也確實不易!


其中有一個重要活動是,最近校友們擬發起募款捐贈母校,這是一項有意義的善舉,表示校友們不忘母校培育之恩。畢竟嘉中畢業校友人才濟濟,包括前副總統-蕭萬長、前行政院長-張俊雄、司法院長-許宗力、前法務部長-蕭天贊、施茂林、前檢察總長吳英昭、前衛服部長-侯勝茂、凃醒哲(嘉義巿長)現任薛瑞元及現任台大醫院院長吳明賢、神經外科權威林瑞明教授等等……族繁不及備載。可惜侯友宜未能成功當選總統,否則嘉中也算成功地造就出一位台灣總統。


言歸正傳,正式大規模捐款母校的活動,由來已久。記得數年前,大概是80年(正確時間忘記)校慶時,也曾有一次十分盛大的校友會捐款活動。當時發起人是校友陳茂森醫師(曾在仁愛路開設陳婦產科醫院),他結合當時的林建治校友一起成立「全台灣嘉中校友會」。陳醫師民國46年畢業與蕭萬長同班,林建治,曾任嘉義市立委(民國51年畢業)。其實出錢出力最多的是陳茂森。當時除了嘉義縣市以外,也包括其他縣市校友。陳茂森到處奔走,他並且設立一個「理事會」-包括數十位理事,但被應聘爲理事的每一位,「得」捐款新台幣參萬元以示贊助,忝為陳茂森捐好友之一的我,自然也參與「樂捐」了。


當時本人只捐錢,未參與校友會的開會、決議等。直到有一天聽到一個消息,茂森兄曾經到嘉中校長室找校長「何經先生」理論,兩人曾發生激烈爭執,然後陳院長怒氣沖沖地離開校長室。事後從側面獲知:陳茂森是去向何校長質問:如何處理校友會捐款並交給他,共壹仟多萬元的新台幣。原來陳茂森對外募款時,對校友聲稱是要蓋一棟全新「校友會館」。以20年前當時的物價指數,這筆高達壹仟多萬元的捐款應是綽綽有餘。至於何校長如何從校友會,拿到這筆錢或「涉嫌挪用「?不得而知!為何當初沒有把這筆款項另存帳戶,或加以信託?記得從前任何校友會的捐款是由一位學校的職員-「江鉛筆先生」經辦,江先生過世後,就不知道誰接辦?重要的是,何校長未有令人信服的交代,包括所有捐款款項的下落。


何校長是否把這筆錢「專款專用」,不知道。目前嘉中校園中,是否有這棟「校友會館」大樓,也一無所悉!只好請諸位校友自行去查證了。如果確有在何校長任內完工的「校友會館」存在,即何校長確有「專款專用」,則本人的所述恐與事實不符,否則身為校友的我們,有資格去追查、了解「捐款」的去向。


這位校長名叫何經,年紀比我小,嘉義縣民雄鄉菁埔何厝庒人。嘉中初中部畢業,高中改念嘉工,後來聽說是畢業於「台師大工教系」。曾任某職業學校校長,後改派嘉中。他當時是接任陳金進(非嘉中校友)校長的。何經因為被認為是第一位「半個」嘉中校友,返校任職校長,故頗得地方人士的愛戴與歡迎,任內不時有校內外朋友宴請他,據說他來者不拒,也颇嗜杯中物。其實,基於「校友」之情,本人也曾宴請過他,在嘉義「一葉餐廳」,本人還帶了一瓶XO-法國名酒去助興, 結果校長酒量奇佳,一瓶不夠,幸虧我的學生-李文堂老師(教物理)也另外帶一瓶幫我解圍。當時我已經離開嘉中,對何校長「一無所求」,事後何校長也認為理所當然。何校長左眼眼球不見,我以為是天生如此,但據說他眼睛是,酒後駕駛機車發生車禍引起的。(依本人學生-李芳森校友親口之說詞)可是幾年後他仍然沒有戒酒。


頃聞為慶祝一百週年紀念,母校擬與金門酒廠合作,據說將發行並贈與校友「百年紀念酒」。是否以捐贈母校金額多寡,回贈紀念酒1至數瓶,以資紀念?尚待了解!本人認為此舉,恐有商榷餘地。蓋全世界即使是世界名校大學,尚無類似慶祝方式,同時此舉可能予人印象,嘉中校友人人嗜好「杯中物」?


據傳民國42-43年間某位校長,也貪好杯中物,有一天中午午餐應酬後,返回校長辦公室上班時,竟然酒後亂性,對某女性工友做出「不端正行為」,結果經人向教育廳檢舉,而受到調職處分。此後嘉中師長的喝酒,聞名諸羅山,如周封岐校長酒量亦佳,但未聞出過事。另之前接任張明文校長的,劉文華先生及王錦堂教務主任等若干教員,酒量更是驚人,劉校長一個人能喝一瓶金門高粱,面不改色,還能自己開車返回校長公館。不過劉校長某日晚餐後,曾在中山路被人用機車撞倒。當時是否喝醉了,無法確定。撞倒他的是一名嘉中校友。劉校長住院治療曾達數個月之久一向英俊瀟灑的面孔,因而改變不少。王錦堂教務主任及其他數位老師,酒量超群,背後有學校同仁嬉稱他們為「燒酒黨」!另外接任許健夫校長的陳校長,是跳舞高手,又頗喜喝酒。目前現任校長可能是例外吧?但為何與金門酒廠合作?送紀念洒?是否擬重振嘉中的「酒國雄風」?按:身為教育主管,交際應酬應以淺酌為宜。「相逢每醉返」似乎不符身分。


本文的目的,絕非阻止校友們捐款贊助母校百年校慶。而是希望捐款能真正用在,與校友會有關的相關事宜。且現任或繼任校長均不得私自挪用,以落實捐錢的目的。最後也不希望重蹈以前何經的錯誤-濫發「傑出校友證書」,要求捐款一定的數目,就頒發一張證書,地方上的醫生、事業有成的校友們,個個都是「傑出校友」,人人均獲頒獎狀乙紙!有點像阿扁當年出售「少將」軍銜一樣,一個一佰萬新台幣!以上尚請所有校友、現任校長及秘書等相關人士明鍳與理解。


在美國,捐款給公私立學校或醫院,十分普遍。但校友或一般人士的捐款均必須「專款專用」。例如某棟大樓,或教學設備,以捐款人的姓名命名,以資永久紀念。茲以本人在美國捐款爲例,略加說明,以供參考。本人曾於20多年前,曾樂捐助獎學金給予某些大學。這些學校每年都會,把本人所捐助的學生對象姓名、金額、款項本金及利息逐項列出,並知會本人。這些款項從未有,與其他項目混雜之情事發生。此種做法頗值得我們借鏡。


本人於12歲考入母校初中部一年級,三年後再經考試升上高中部。民國52年大學畢業,服預官役一年後,於53年返回母校任教,直到民國78年離開,迄今已過73個年頭,在嘉中總共31個寒暑,歷經六位校長。在台灣及海外校友會中,本人均曾略盡微薄之力,對母校做出貢獻。至於有人稱讚本人「作育英才」無數,實在不敢當,但教過學生中包括嘉中、嘉女確不在少數。但願有生之年,能看到母校繼續成長與茁壯!

嘉中屬於全球校友所有!尚請海內外諸位恩師暨學長斧正!謝謝!


賴正雄(Justin Lai) 

-虛度八十有五

-寫於美國

-03/24/2024

(母校校慶一個月前)



2024年3月22日 星期五

58-「也談陳若曦」

 聽老人開講-58「也談談陳若曦」


近讀網傳文章,得知名作家陳若曦,尚存人間,正享受美好的晚年生活…..。雖然她與我同屬台大前後期校友,但在校內互動不多。好像她比我大一屆或二屆,當時她與白先勇、王文興、王禎和、水晶(筆名)共同創立現代文學研究社(modern literature). 他們的共同興趣就是擅長創作(creative writing), 尤其在小說方面。當時因受海明威名作-「老人與海」的影響,他們強調的不但是創作,而且是寫實(realistic), 如白先勇的「台北人」、王禎和的「嫁妝一牛車」等等。當年我的班上參與的人除了王禎和(歿)-花蓮人, 還有杜國清(美國UC Santa Barbara教授)專寫現代詩文、及季光容等人。本人屬於呆笨的一群人(dummy majority)之一,既不懂,也寫不出來。當然除了英文教學尚有心得外,其餘一事無成。


陳若曦生於1938年,新竹人,原名叫「陳秀美」。台大外文系畢業後赴美到名校Johns Hopkins 大學深造,取得文學碩士學位,然後與大他四歲的段先生結婚。當時台大外文系的女生理想的對象是,台大工學院的男生。段先生台大土木系畢業,留美又取得工學博士學位,因此段、陳聯姻亦屬另一絕配,但後來兩人離異就不知道何故?


1960年代中期有些赴美國留學的台灣學生,響應了當時周恩來的回歸大陸的號召,放棄美國優渥的待遇與美好的生活環境,毅然回去。這些人中大部分是第二代外省族群,或原出生在大陸的人。諷刺的是,本籍台灣的同期在美留學生,卻致力於推翻台灣島內的國民黨政權!而當時在台的外省權貴送子女赴美留學的動機之一,就是懼怕台獨勢力的高漲,他們普遍存有一個共識就是,有一天,台獨會把這些外省族群趕下太平洋……!證諸今日,什麼事也沒發生。顯然是當時台灣執政當局,一種分化的手段之一。


段氏夫婦回大陸後,可惜未享受榮華富貴,而是參加了「知識份子下鄉勞動」。恐怕與段先生先前的期望相差甚遠,夫妻兩人又在遠不及美國條件下,生下兩子,然後接著文革到來,老毛藉機鬥垮反對派。此時段氏夫婦極欲逃離大陸,但求救無門……直到有一天,據說段先生央求其親屬,趁美國學者訪大陸的時機,設法營救。段氏親屬趁周恩年歡迎留美學人的餐會上,公開保證「返中學者若不適大陸生活條件時,隨時可以以離開…等語」。在大陸生活了七年,也受盡煎熬與苦頭的這對夫婦終於有幸又重回美國。


頃閱報導,陳若𣌀經過兩次失敗的婚姻,目前年邁,居住台北老人公寓,但生活充實,既熱心公益,也十分愛台灣,她的一生經歷給我下列幾點感想:

1. 她是一位poetical (詩情浪漫)的文學作家。她的第一任丈夫則是很practical (現實的)理工人才,更是十分愛中國的人

2. 她在中國大陸文革時期,有不少文學創作,其中以親眼目睹而寫下的「尹県長」小說,絕對是一本文學鉅著!本人台大同班同學董芳雄先生,曾以數年時間將它譯成英文。可惜民進黨執政當局未能珍視這個文學瑰寶,以致於迄今未能見到如此依事實,用小說的寫法,刻畫出人性,並可與陳秀美並駕齊驅的文學大師出現。本人以為陳寫作手法的細膩、故事的真實遠勝白先勇的小說。


3.在1950-70年代,美國盛行的文學除modern short story (現代短篇小說)外,如O’Henry, Eugene O’Neil, Salinger等大作家,就是寫實的長篇小說,其中Earnest Hemingway(海明威)為其中代表。


4. 段氏夫婦年青時期的「大陸幻想症」-illusion,可以提供台灣目前嚮往統一的人一些參考。不少留美學者慘遭迫害至死,等到這些人大夢初醒後(disillusioned), 已經太遲了。


後記:

以上乃個人感想。如果你不喜歡,請另文指教。但公然叫別人「離開群組」似乎沒有道理!亦非嘉中校友風度,尤其公然羞辱80歲以上的老人,真是情何以堪?尚請群組創立人留意,以維和諧氣氛。謝謝!


賴正雄(Justin Lai) 寫於美國

06/26/2023



52-「兩岸和統?武統?和而不統?」

 聽老人開講-52「兩岸宜和統?武統?抑或和而不統?」


隨著對岸習進平集大權於一尊,及台灣2024總統大選即將到來,統、獨問題又再度浮現。統派人士不斷提高分貝、聲浪,逼統日急。他們的主張是和統?還是武統?從語言邏輯觀點角度看,前者是「不抵抗而投降」,後者是「以武力犯臺而逼統」!似乎這兩句話的主動權(taking the initiative)全操之對岸,台灣也全是被動(passive)。這樣的談判似乎與正常談判原則不符。通常談判方式,應由雙方或以上以各方都能接受的方式去進行,而非僅由單方決定。(unilaterally)


台灣方面當然不會接受武統,大陸方面也思考過武統的代價,不一定他們能夠承擔。而所謂的和統,即藉著和平的「外衣」,而進行分化、滲透而最後佔領台灣。鑑之歷史教訓,國共內戰時期的所謂和談(peaceful negotiation)不下數次,每次都是國民黨吃虧、吃敗仗。即使中共以和平做幌子,誘騙國民黨將領投降,或高等智識份子投共,那一次吃虧的是共產黨人?尤其目前中、台國力懸殊。對於這一套「和平攻勢」,難道老國民黨忘記了嗎?我想大部分台灣人也必定無法接受。


萬一中共堅持要「統一」台灣,本人的提議是,必須經由和平的對話(peaceful dialogue) 和對等的談判(equal negotiation )!

如果我是台灣總統候選人的話,我的主張和提議(advocation & proposal)如下:

1)中華民國自1912年起已經是一個獨立國家,並經世界各國承認

2)台灣屬於中華民國,從未受到中華人民共和共和國管轄。任何片面主張「台灣自古屬於中國」的論調,台灣無法接受也不承認

3)若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張和台灣進行談判,台灣願意接受,但必須基於下列條件:

A. 雙方必須具至誠,且談判的地位必須對等

B. 參與談判的國家,除了中國、台灣之外,應包括利益相關的其他國家(countries involved in Taiwan interest)-美國及日本

C. 談判的地點必須雙方同意的第三國(Location for dialogue must be at the third country 

mutually agreed upon)

D. 談判時間亦須經雙方同意


若中共無法接受上述前提條件,則台灣主張「和而不統」,繼續維持台海七十多年的和平吧!


賴正雄(Justin Lai)

寫於美國

05/30/23








50-「兄弟心、校友情」

 聽老人開講-50「兄弟心、校友情」

以下所述為發生在本人身上的真實故事。此事發生於1961年(民國50)年,當時是我進入台大的第二年,該年九月第一學期,我註完冊後帶著行李到台大第九宿舍報到。


我第一年是住在男生第七宿舍,靠近公舘。當時第七及第八宿舍均位於山腳下,遙遙相對,但相隔約200 公尺,中間是農學院所有的稻田,風景優美。我進大一時,此兩宿舍剛剛蓋好不久。當時錢思亮校長(錢純、錢復之父),遵循 先校長傅斯年校長之遺訓,大一新生宿舍必須蓋在離校總區遠一點的地方,以便給他們多走路,以訓練這些新鮮人(freshman)的體力,事實上,從宿舍到上課的文學院來回要40-50分鐘,騎自行車25

鐘,實在很累!尤其遇到雨天,路面泥濘不堪,因為全是沙土路,除遠教室外,宿舍常因電力不足,時常跳電。水壓也不足,下午四時後,供水困難,學生洗澡只能每天每人排隊用臉盆盛一個臉盆的水來「乾洗」。包辦宿舍餐食的包商常常不肯包,因為交通不便。公共衛生及沐浴間因缺水,馬桶常常冲不了,所以「臭氣沖天」!以後很多學生把這兩棟宿舍取名叫「冷宮」!當時台大另有兩種等級的宿舍,一為「皇宮」-即僑生宿舍,位於新生南路近旁,生活及交通方便。一般宿舍用的是燈泡式的電燈,但僑生宿舍用的是新式「日光燈(florescent lamps),當時很時髦(pretty fancy)! 另一為「禁宮」-即女生宿舍,平常門禁森嚴,男生絕對必須止步!但每年女生宿舍則開放參觀一次,即台大校慶日-11月15日,上午九時至下午五時!該天平常易見的女生「萬國𣄃」(吹灑在洋台上的內衣褲)不見了。(*當時還沒有洗衣機)


所以升上大二,知道可以搬離新生宿舍時,心情十分愉悅!因為位於基隆路的第九、第十兩舍,離文、農學院教室不遠,只有5-10分鐘的走路路程,十分方便。路面又全是用柏油或水泥鋪設的。


記得初次到第九宿舍向管理的教官室報到時,教官問我想住那一間?我㮙了一下。再問我有熟悉的同學?我答沒有。他隨即給我在分配單上寫下「111室」。當時台大學生的一般宿舍,每一間住8人。一樓住大學本科生,房間號碼以1起頭,二樓是研究生生住的,每間住4人,號碼以2起頭。


拿了教官的簽字條,我就到111室去。當我把行李搬入時,室內只有一位高年級學長在裡面,他正在看書,我說「學長好!」他連頭也沒抬,也沒有應一聲。當時已經快中午十二點了,我想先去宿舍用餐,準備回來再打開大行李包(包括衣服、棉被及日常等用品)。


等我用完午餐回到寢室時,發現我的行李包不見了,這時室內已經有三、四個室友回來了。我輕聲問一位室友「請問您看到我的行李?」他沒有回應;再問第二位,他頭沒有抬起,只是冷冷的說「到外面找找看!」我心想怎麼會在外面呢?原來第九、第十兩棟的棟距約五十公尺,上面有單槓、雙槓等運動設施,及草地、花木等。待我走岀房門,向外一看。我嚇壞了,因為看到我的個人物品全散落在草地上….。我心裏納悶…為何我的東西會「跑到」外面來?在這陌生的環境下,此時內心充滿不解、惶恐、憤怒與無奈…!我開始從草地上開始撿回我的私人物品….. 約幾分鐘後突然有一個人出現在我的面前,問我「正雄!你在幹什麼?」抬頭一看,原來他是我高中同班同學的大哥-陳松禎。他比我高一屆,念化工系。我很委屈地告訴他怎麼一回事。他二話不說就拉我的手帶我進去111室,一進室內,他大聲叫「老王、老林..,這位是我嘉中的學弟,請多關照!」這些人可能是他的同學吧。陳大哥幫我把室外東西撿回,然後離開。


事後我才了解:台大宿舍有個傳統,習慣上,學生喜歡和自己系上、或志同道合的同學住在同一個寢室,因為彼此理念相同,易於融洽,進而可獲得居住上的和諧。原來是111室內的室友,故意把我的私人物品丟扔在外面,因為他們不認識我,也不歡迎我這位新來的「室友」!


陳大哥向我同寢室的室友打過招呼後,頓時氣芬變得不一樣,有人幫忙我把書本擺放書桌上,有人幫我放置衣服….。此事給我一個啟示是,我確實感受到校友的溫暖,雖然陳大哥僅僅大我一屆。嘉中校友有一個不成文規定的傳承,即「學弟有尊敬學長的傳統,學長有愛護學弟的義務」。從未聽說學長欺負學弟,或學弟輕視學長等情事。在適當的時機或地點,你若能表示「校友」的身分,有時確能縮短人與人之間的距離,甚至獲得方便!例如,本人在台灣公私立醫院看病或訪友時,很少不會遇見我們嘉中的校友同學,他們除了打招呼外,也會親切的問我需要他們協助的地方。


但願此種優良的傳統能夠繼續傳承下去!

附註:

陳松禎學長於民國47年嘉中畢業。除在校成績名列前茅外,也是有名的柔道和拳擊選手。後於1962年台大化工系畢業後,來美國進修取得博士學位,然後來進入美國Pentagon-五角大廈-美國國防部擔任要職,數年前在前往墨西哥旅遊途中,不幸發生車禍身亡。另有其同屆同學-林瑞明-台大醫學院教授,是台灣腦神經外科(Neurosurgery )的權威。他是嘉中畢業第一名,保送台大醫學院。


嘉中人才輩出,在每年各屆中,各方專才均有。我們以嘉中為榮,嘉中以我們為傲。


Justin Lai 賴正雄

寫於美國


05/25/2023


53-「台灣的省籍情結」

 聽老人開講-43 「台灣的省籍情結」

台灣人民的省籍情結與糾紛平時並不十分明顯,但一到選舉時,就比較突出,為了選票甚至有人利用這個議題大肆發揮,然後雙方攻防激烈,最後兩敗俱傷。而撕裂後的關係得再重新修補,但得付出慘痛的代價,如台諺所云:「會好也不會完全-即不可能完全痊癒」。


台灣地小人口不多。為什麼會有如此狹獈的想法?通常是比較貧窮落後的地方才會有「排斥」外來人的觀念,但發生在台灣的情形卻令人不解,也許有些原因是由思維的不同所引起的(caused by difference of mentality and values ), 不過台灣人卻自誇「台灣錢淹腳目」!不應該有此心結才對。


早期在清朝移民入台時,很少有省籍糾紛,因為當時來台者全是青年光棍,謀生困難,成家不易,更不能排斥台灣原住民。日本據台後,台灣是清廷割讓地,也是日本人的殖民地,沒有地位排斥日本人。到了1949年後,老蔣帶了二百多萬軍民入台,台灣正式激烈的省籍情結問題與衝突逐漸發生,1947年的228事件達到最高峰!其主要原因還是思維不同,以及利益觀念之差異(conflict on interest). 228事件迄今雖已經七、八十年,但有些不同的理念仍存在。其中包含某些來台的外省第一、第二代, 他們在想法上仍生活在自己的小圈圈中,除少數人外,在生意上難與在地台灣人競爭,壯志難酬,心理不平衡,所以他們人雖在台灣但心繫祖國大陸,對大陸的懷念難斷。叫他們搬回大陸,既不敢也不願,卻口口聲聲還是大陸比台灣好!從前在身分證上的籍貫,從不寫台灣省,而是大陸的省、縣地名。在台灣他們被叫做「外省的」,返回大陸仍被冠以「台胞」(呆胞)之名,如同豬八戒照鏡子。


由於幾十年來,本省人外省人彼此通婚的關係,族群逐漸融合,在今天的,應有不少台灣人和大陸人存有某種婚姻的親屬關係,這種「竽仔蕃薯的」關係是「剪不斷」的。其實大部分的台灣人都能接受這個事實,令人遺憾的是,有些外省第二代卻仍有排斥之心。這是一種不正常的心理。


台灣目前兩大政黨中,民進黨中有不少外省第二代被委以重任,而台灣省籍人士也可以被選為國民黨黨主席,這些都是好的現象也是族群融和的具體例證,應值得鼓勵。1960年代,美國黑人民權領袖-Martin Luther King 被刺後,美國黑白衝突減少不少,雖未臻完美,但值得稱讚。因此在此請在台灣,仍心存種族隔閡的外省族群第二代們,應該立即拋棄這種不正常的心態(insanity),放棄大陸情結,認同台灣,共同為維護台灣的民主自由而𡚒鬥。願媽祖保佑台灣!


Justin Lai 寫於美國

05/06/2023

42「漢英哲理的對照」

 聽老人開講-42「漢英哲理的對照」

頃在手機視頻上看到有人提起,一些單字的漢字哲理,心血來潮,也來談談:

一、「靜」,成語中有「靜水深流」,英文的相對詞句為Still waters run deep. (靜水深流,喻大智若愚)、(心靜如止水)(難得糊塗)。或「寜靜致遠」。靜字右旁有一個「爭」。英譯為Calmly fighting for something. 亦含「智取而不力奪」-Winning something by wisdom instead of by force. 

二. 「穩」, 穩健、穩住、穩妥。英文有Slow and steady wins the race. 以亀兔賽跑為例,意謂:鍥而不捨方可致勝。但「穩」字右旁有「急字」。雖然急於獲得某事,但不急才能致勝。故「不急不徐」,「欲速則不達」(Haste makes waste)。台諺以「緊事寬辦」為誡。

三、「忍」,忍字心上有把刀,所謂「戒急用忍」。「小不忍則亂大謀」。 「忍辱負重」。Tolerate what you can. What can not be cured must be endured. (凡是無法改善的事情,就必須容忍)。


靜、穩、忍三字說容易,卻不易做到,只能親身力行並體會。所謂「力行勝於空言」:Actions speak louder than words. 或An ounce of practice is worth a pound of theory(一啢的力行勝於一磅的理論)。


Justin Lai 寫於美國

05/03/2023

2024年3月21日 星期四

聽老人開講-93「失物記-Lost & Found」

 聽老人開講-93「失物記」-Lost and Found


在美國丟失個人用品(one-man-equipment)或隨身攜帶物品-(carry-on 或 personal belongings ) 時常會發生,此次所指的個人用品,包括老花眼鏡、太陽眼鏡、雨傘、拐杖、鑰匙、衣服外套、汽車遙控器、帽子…. 等等。例如在西雅圖每年最容易遺忘(失)的隨身物品是太陽眼鏡(sun glasses). 因為西雅圖地區整年下雨,每年天氣放晴的日子不過一、二個月,在這兩個月中,許多人習慣帶太陽眼鏡,一下雨就忘了太陽眼鏡,隨便一扔,等到下次艷陽高照時,就會找不到眼鏡了。如果眼鏡價格普通就不會去找,若是名牌如Rayban, Versaci …等,也許會費時去找。例如本人有一次在某大飯店就曾遺失一付Rayban太陽眼鏡,價格約在300美元左右,遺失地點在某飯店大廳內,我立刻詢問飯店服務生,並至「失物招領處」-Lost & Found ,諮詢工作人員後,就被問到眼睛的品牌、顏色(墨綠?棕色?)、形狀…等。經服務人員對照身分等無誤後,立刻歸還。主要是在飯店內,來往旅客很多,若是一般人檢到,不一定送到「失物招領處」,撿到者若是店內服務人員,通常會送到招領處。另有一次,在普通等級的超市(Walmart)內遣失同樣品牌的太陽眼鏡就找不回來。


若如手機的遺失,則要看運氣,有一次在某超市我掉了iPhone 13 型一隻,兩小時後發覺,結果在經理室找回。另一次在加油站又掉了一次,遺失地點極可能是在加油槍附近,經查詢並調閱監視器,也找不到其蹤跡。後來報警處理無效,也無可奈何。但本人用其他手機追蹤,竟發現它出現在某一高速公路上。換言之, 它確被人「撿到」,我試圖留言,請「撿到者」拒絕歸還,本人承諾致酬美金$200,但音訊全無。撿拾者可能評評估,使用一年內手機的價格約在$650以上。他不歸還,你對他沒輒,因為在美國有一項不成文規定叫-finders keepers-即「撿到失物者可以據為己有」,且不涉及盜竊或侵佔罪刑。


至於掉錢包亦常有所聞,通常男用(wallet)居多,女用(purse)較少,因為後者體積較大,且多提在腕上。至於撿到男用皮夾會歸還?得依皮夾内容及撿到者的品德而定。依友人甲經騐:遺失兩天後,警察循駕照地址歸還,因撿獲者發現皮夾內沒有現金,怒而將它遺棄路傍,經路人發現送到警局。另依友人乙的經驗:遺失皮夾竟於數日後被寄回,裡面證件包括駕照、信用卡、保險卡俱在,惟獨少了七佰美元。歸還者附上一張簡文:「皮夾中我取了$700,因為這是我應得的酬勞,剩下$100及證件還給你」。另依友人丙的經驗:「茲奉還皮夾一只,全部原封不動。因本人發現你的地址和本人之前地址在同一條街上,我們也算是鄰居,幸會了!」


在遺失的東西中,有趣的是有人連外套也丢了。那是在美國芝加哥國際機場出境大廳中。有位商人在辦出境時,把名牌大衣外套遺忘在櫃檯上,被後面的某旅客撿到,但他並未送交給機場管理人員,而逕自穿上,正準備出境時,被遺失者認出。失主很客氣的趨前問到「先生你是威亷史蜜斯先生?」對方答:「本人不是。有何指教?」遺失者再接著說,「那麼你穿错了本人的外套!」「How do you know it’s yours?」(何以見得是你的外套?)「請看外套的𥚃面口袋上方有刻著 : “William Smith”! 本人正是他!


年關將近,交通擁擠,尚請讀者大眾,出入公共場所,小心慎防財物遺失,並賀新年快樂!


Justin Lai (賴正雄)

寫于美國

02/08/2024

聽老人開講-94「漢奸Vs. 台奸」

 聽老人開講-94「漢奸Vs. 台奸」

「漢」字在中國淵源流長,它影響了兩岸及全球華人的生活習慣。即使目前有繁、簡之分,但它總是存在。台灣民進黨排斥中原文化,但執政數十年迄無法滅絕中原傳統文化,例如一年四節,過年、端午節、中秋節、清明節,不論文明如何進步,過節習俗與氣氛仍然不變。


約七、八十年前,記得小時候常聽到大人的話語中,提及漢字(日本人迄今仍用),包含漢文、漢(中)醫、漢(中)藥、漢學仔(學校)等。在傳統的象棋棋盤,一定標明「楚河、漢界」,所謂涇渭分明。(源自陝西的涇水、渭水」。又中國人種包括甚多,其中漢族最多,文明也保存最好,所以其他各族逐漸被同化(assimilation)後,漢文及漢文化 形成了一枝獨秀。


日本人統治台灣時,每戶的戶籍名冊,必定註明户內成員的族別,如:漢、客、高砂族與和(日本人)等。今天中共也是如此,或許在駕照也列出。如同美國所有重要資料必須詳填種族名稱,包括白,紅(印第安)、黑裔、亞裔等。而漢族總是位居第一。


從秦、漢時代開始,漢族掌控中原文化迄今,其影響力也是很大的(overwhelming). 奇怪的是,中國人如果出賣國家利益常被叫「漢奸」,不論你是漢族與否。所以汪精衛是漢奸,但溥儀不是,因為他是滿州人。他被稱傀儡!吳三桂、洪承疇是漢奸!因為出賣漢人利益給滿州人,也都是漢人。


故台泥集團董事長-辜振甫先生,令先尊翁辜顯榮先生,在台灣早期前清歷史事件中,被稱「漢奸」,因為1895年台灣仍屬大清帝國管轄,且日本尚未正式佔領台灣。但後來隨著台灣實施民主改革,民族主義逐漸抬頭後,有人改稱他為「台奸」-出賣台灣利益給日本。但事實上在甲午戰敗後,辜顯榮當時在鹿港,尚未發跡,有人傳說他是位「㿜三」.當日本海軍艦艇開到鹿港時,一時不敢冒然上岸,日軍司令官用望遠鏡瞭望岸上情形後,竟發現一位台灣人在群眾中,舉起右手向日軍「敬禮」,司令官喜出望外,下令軍艦官兵上岸,因為艦長認為這是台灣人正在「歡迎」日軍!等日軍上岸後,馬上尋找剛才向日年敬禮的這個台灣人。當時依日軍的判斷,以為此台灣人是向日軍敬禮,另一種解釋是:鹿港位於台灣西部,當日軍扺達港邊時,正值黃昏,太陽從西邊照上岸邊,岸上人們本能地舉起手遮住陽光照射,但日本人竟看作是舉手禮,意即表示「歡迎上岸」。因為據說辜顯榮當時窮苦潦倒,旁邊人為了害他,就舉發他就是行舉手禮的人,但也有人認為的確是他,不過辜也莫名其妙,他本人並非軍人,他的擧手遮陽光,卻被誤解為向日軍行禮致敬,並表示歡迎!反正陰差陽錯,日軍上了岸,立即令他騎上馬,威風凜凜地引導日軍進入鹿港城,成為日軍登陸台灣的「帶隊官」!


至於辜顯榮是否是漢奸?見人見智,但日本人後來確給予他不少的特權,讓他享受太多的優惠,並使其後人成為擧足輕重的台灣人,辜家與日本政府互動良好。其實國民黨來台後,辜家的政商關係也一直很好。


阿扁任立委時,有一次質詢海基會董事長辜振甫時,對辜老的答覆不滿意,當面順口稱辜為「台奸之子」,使辜老當場感到十分尷尬與羞辱! 也使得辜家與扁關係變得冷淡。但有件事情我們不能不了解。辜之同父異母弟弟-辜寬敏先生自始自終均為「台獨」的支持者,更是民進黨長期的忠誠「金主」,而後來阿扁參選總統選舉也可能獲得辜寬敏的贊助吧!不知道阿扁何以做得岀這樣的事?另外,阿扁與辜振甫之間的「不悅」事件,可能發生於四十年前,當時阿扁還未在立法院被韓國瑜痛毆之前吧?阿扁當時血氣方剛,氣勢如虹,而辜氏則一直是位學養俱佳的紳士!


又若無辜顯榮的財富與權勢,則後來台灣民間流行的故事-義賊廖添丁,可能失色不少。


最後,目前兩岸之間我們有聽到「台奸」這個名詞,但尚無所謂的「浙奸」、「疆奸」、「藏奸」、「豫奸」或「魯奸」….. 等,因為兩岸分屬兩個不同的政治實體。


祝新春快樂!


賴正雄 (Justin Lai)

寫于美國

02/10/2024



聽老人開講-95「東西方對死亡的恐懼感」

 聽老人開講-95「A Phobia about Death」東西方對死亡的恐懼感

With people advancing in years, they inevitably have fear of death. The fear may stem from decline in health, physically or psychologically. Whichever reason it might be, it has an impact on a person’s life style and life span or vice versa. 


As one grows older, one’s health problems become deteriorating, mostly including chronic illness, such as hypertension, high cholesterol , high sugar levels etc.. Should proper medical attention be paid in due time, the illnesses might be healed or under control before they become worse. But sometimes illnesses might be out of control even before they are detected, as in some cases of medical problems like carcinomas. And death is at hand!


The longer people suffer from illnesses, the more disturbed, frustrated, irritated and worrisome they become. Thus psychological distress or suffering might give rise to illness complications such as insomnia, pessimism, or even idea of committing suicide…etc. Psychological stress may cause some living cells to become from benign to malignant. In this way the prolonged illness may also affect people’s life style and their points of view about life. However, life is not only a mission but an enjoyment in itself if looked upon on brighter sides. It is by no means just an obligation to bear children or  to support a family, nor a spiritual burden,a torture ! 


It’s true that people will reach their journey’s end someday. When time comes, we must surely face Death. But too much worry or anxiety might hasten people to their graves sooner than they could otherwise have avoided. 


With modern inventions and conveniences, our life has been improved and life span  elongated, too. Man has experienced the era without electricity, through some epoch-making inventions, including steam engines to diesel ones, from atomic age, e-generation to AI…….. Those regarded as imaginations before have turned out to be a reality. These heighten man’s standard of living, and better his life as well. It’s true that people may become out of date, owing to fast-changing world. But people out of date are still eligible for living in the world. God gave this world to those fit to live. Therefore, it depends on a man’s aptitude , ability, wisdom and taste to keep abreast of the times to survive or to become isolated from the rest of the world, thus exiting from the stage of the world. 


It’s natural for people to fear death, which might come naturally or accidentally. Natural death refers to dying in a natural way as the Chinese saying - (壽終正寢), people die when they are asleep or die in peace. While  accidental death means dying unexpectedly, such as those caused by traffic accidents, or sudden deaths due to medical problems, such as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MI (myocardial infarction), which has become increasingly common nowadays. 


For people to fear death seems to be universal with the exception of a certain kind of people who willingly die for their main cause or faith, or for his lord, his country. It is sometimes referred to as easy and simple as “returning home”. (視死如歸).Stupid as you might call them, they win respect or honor for  their death. Because they die a martyr, like a pious Muslim dying for his belief. Not until World War II did most Americans realize how people can make a suicide attack such as Japanese Kamikaze(神風) or Samurai’s “hara kiri “ (killing oneself by cutting one’s belly open with a sword)-切腹自殺。Nor did they understand how foolishly the Chinese and the north Vietnamese soldiers fight against the Americans in Korean and in Vietnam wars respectively! These Oriental soldiers sometimes are just so idiotic and crazy as to fight  like possessed! And it surely made American G.I’s scared,too. 


For some Oriental people, to die a heroic death is an honor. Here goes a Chinese proverb, to die is sometimes heavier(more honorable) than the Tai Mt. (one of the highest mountains in China); while at other times it’s lighter (more worthless) than a feather! (死有重於泰山,有輕於鴻毛)。 To die for one’s boss, lord or a country is regarded as the former. In the Orient, people believe he who fears least about death is most feared. 


In English there are some different expressions referring to “death “:

*Someone is dead.

*Someone died.

*Someone has died. (poor English)

*Someone passed(away). 

*Someone expired. 

*Someone breathed his last. (More literary)

*Someone reached his journey’s end ( literary)

*Someone is no more. (Colloquial)

*Someone is gone.(colloquial)


However, among Taiwanese an idiomatic expression goes “there is only one way to be born but there are hundreds of ways of dying “「一樣生;百樣死」。 (Almost without any exception, man is born through a mother’s womb)


Well, humans are doomed to die sooner or later. To help oneself to die without regret, with contentment or in peace is something most sought after. But it needs some wit or wisdom. I think seeking sympathy from a religion he believes in might help. For Buddhists, to die is like “flying on a crane, going back to the West, or the paradise” (駕鶴西歸); to be with the Buddha.  For Christians, they are told to be honorably “summoned by God (蒙主寵召)or Jehova”!For Muslims, they are recalled by Alah! Whichever terms people are using to describe or depict “death”, human beings are destined to die one way or another ! These kinds of saying can just serve as a solace and only help people to die in a better way, more joyfully or contentedly. After all, they are nothing but consolation in advance or sugar-coated words used in bidding farewell to you.  Period! 


*The above article is of my own writing. Should you have any comment or different opinion, you are most welcome to have it shared. Thank you!


以上拙文,尚請指教!謝謝!


Justin Lai (賴正雄)

In USA 寫於美國

02 /21/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