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討臺灣的教育問題 (1)
前言:
最近聽到有人經常提及目前台灣中、大學生的一些異常現象,包括:學生私生活糜爛、私德不儉、不知應對進退、對師長不敬、甚至暴力相向、依賴父母心重,基本中英文表達能力下降、最重要的是普遍缺乏求知慾…等等。其實這些現象的產生由來已久,玆從歷史背景、歷程、與社會現况等幾個層面加以探討:
背景:
二次大戰前後的台灣教育,基本上仍維持小學、初中、高中、大學的學制,升學制度亦因循日據時代,一切尚稱公開與透明,但升學人數多,好學校少,升學競爭十分激烈,却也能培養出不少聞名全球的優秀人材。當時聯考制度之公平,普受肯定。經由聯考或非經聯考產生之一些資優生,後來成為台灣創造經濟奇蹟的生力軍。
1971年開始實施九年國民義務教育後,事前未料到的一些問題開始出現,如12-15歲間的青少年犯罪問題,學生程度的懸殊-升學班與放牛班的差距,生理發育的問題,管教與輔導的問題等。國中生,開始沒有留級,畢業後成績好的升上好高中、高職,差一點的混入五專。當時的五專,有人嘲笑是:『小學的程度,中學的師資,大學的學費。』為配合人口的增加,從小學到高中幾乎年年增班,學校不斷擴建,而造成後來另一項很大的困擾-多餘的教室成為「蚊子舘」,但從未有人檢討當年教育界之『短視』 (shortsightedness)。
現况:
待執政當局解禁威權統治後,另一怪象出現-大學、大專的數目不再限制,因此有由五專升為學院,由文理學院升為普通大學,全台新的大學不論新設或舊有,如雨後春筍般地出現。迄今全台林立了許多,連校名都未曾聽過的大學,其實台灣人口,已未增加,且正呈負成長中,可惜執政黨內部政争不停,在野黨停訴求『換黨輪替』,朝野鬥争一再上演,双方均無暇關心內政,「教育」雖為內政重要一環,但缺少有經驗與擔當的人士負責。更為人不解的是,當局曾任用一位諾貝爾獎得主(Nobel Prize winner),去擔任教育改革之重責。他把美國的教育制度引進來,並强制用於(imposed on)台灣,當然不免有許多窒礙難行之處。教改失敗的後果,已逐漸出現,有趣的是兩位双李台籍人士,現在卻互推失敗的責任,誰也不認錯,當然受害的是全體台灣人民。令人不解的是,非你本行的事,為何要冒充內行,來個樣樣通? (a Jack of all trade) 俗謂『術業有專攻』不無道理,但把教育事業當化學品來實驗,實在荒唐與不負責。想想双位李先生, 當年還不是在台灣舊的教育體制下,完成大學學業再出國深造?
台灣素來教育經費充足,公立學校設備經常可汰舊換新,教室每25年(註1)就可以拆除重建,這是一般公立學校校長與教育主管單位的最愛,(也是世界奇觀),因凡有建築工程,都可以分到一杯。以前教育主管單位,縣市為教育局、科、省政府為廳,中央為部,廢省後,教育部則獨攬大權。一般學校工程一經批准,除須例行邀宴招待相關官員外,另外百分之幾的回饋給官員(回扣費-kickback),要先給付,否則將來工程竣工勘驗不好過。校長除了收取教材、教科書的佣金外,還須忙著應付上級主管,自然無心治理校務。
公立學校的增班,以及中、大學數目的無限增加,造成學生素質普通降低,尤其是私立學校,為求生存,紛紛大幅度放寬入學錄取標準,但還是招生不足,最近有些公私立大學不得不爭先恐後地接受「陸生」入學,恐與此有關吧。
台灣人口逐年下降,十多年前已開始減班,除極少數熱門科系外,每年招生不足已成常態。一般私立中、大學行政人員通常要與外界互動,拜訪學生家庭,招攬學生,以穩定招生名額,學生似乎已成教師們的「衣食父母」。招生或選課人數不足,則少聘教師或廢除應開課程,以減少支出。從前的『留級生』恐已成歷史名詞,現在中學生一被留級,立即轉校,學生數目就相對減少。記得以前當兵時,班長時常勉勵我們,『有落弟生,沒有落弟兵』(落弟らくだい=留級) ,別怕被「當」』,現在則兩樣全無。據說連國立大學的學生,也有人「不上課,不參加期末考」照樣能pass,因為「照會一下老師,或補交報告」就可以有活「當」(50分) 的補考機會,有補考,就有pass之可能。若教授給我死「當」(50分以下),我轉校。有些教授為「顧」飯碗,只有隨波逐流,不敢獨樹一格,抗拒校方政策。回想以前大學時代,三次曠課,或不交報告,或上課不專心,教授一句: “REPEAT!” 大聲令下,你明年就得乖乖重來,毫無通融餘地,與現在簡直不可同日而語。
時下台灣四所名校,台大、清華、交大、成大的大學畢業生,不一定繼續留在原校攻讀研究所或博士班,有人出國,有人就業。而以上四校系所招到的學生,多數來自非原來的大學,而是較差的學校,科系教授無可奈何,但也樂得如此,因為這些外校來的新生(含五專生)或許多資質較差,較無挑戰性又更好教。最近台積電張忠謀先生,一再呼籲大學畢業生應赴國外深造,可能是有感而發。台灣的大學系所已够多,國際水準如何? 則不敢恭維。由於MIT (Made in Taiwan台灣製造) 的教授已充斥各公私立大學院校,其水平大家心照不宣。的確,早期台灣出國深造的風氣,早已出現了斷層,反觀對岸,出國人潮不斷,台灣高科技的發展已遠落在韓國與中國一大截了(註2)。台積電張先生雖年歲已高,但對自己年輕時未取得進入MIT(MassachusettssInstitute
of Technology麻省理工) ,攻讀博士學位之入學許可一事,迄今仍耿耿於懷。
俗謂『時勢造英雄』,有競爭有進步。台灣目前高中升大學的錄取率高達90%以上,因此除少數較具競爭性的大學外,一般學生程度普遍下滑,自然畢業後就無法與人競爭,也易於被淘汰。但有人批評從前的聯考制度,埋沒人材,摧殘學童身心。其實聯考的『公平』,尚無其他考試制度的優點,能出其右,否則在威權統治時期,蔣孝武先生(蔣經國的長子,由陸軍官校轉台大再輟學) 或陳履安(前監察院院長,陳誠副總統之子) 均可進入台大就讀。(註3) 但實施所謂的『教改』之後,其不良影响却遠遠超過聯考。人類是需要不斷鞭策與要求才會成材的動物,中文說,『玉不硺,不成器』,英文說, “Spare a
rod, and spoil the child”(不打不成器) 應具相同道理。大陸奧運選手,有人從五歲就参加培訓班,被施以斯巴達(Sparta)式嚴格訓練多年,再參加國內競賽無數,然後少數熬得過來的人,終獲金牌,為國争光,這是摧殘兒童? 還是造就人材? 恐見仁見智。
社會風氣與教育:
隨著物質生活的不斷提升,人們對求學上進的看法也隨之改變,以前認為『書中自有黄金玉』與『百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的舊觀念已蕩然無存,從前努力用功,托福考試得高分,取得國外獎助學金,然後風風光光出國留學的想法也不復存在,代之而起的是『混一張文憑』或可光宗耀祖、或可找個好工作、或可繼承家業。找個好工作未必可行,因為文憑已多到嚴重「貶值」,繼承家業或可行,如果你是蔡、王、辜、吳、郭、尹或連等名家之後代,確實必要。但即使小康世家亦無不可,再不然成為「靠爸/媽族」也行。只有無業可繼的窮小子(no trade to succeed to)才會努力向上,以期出人頭地。學生關心的是混畢業,(即使「延畢」幾年也無所謂) 而不care文憑的泛濫與出路的困難。 (待續)
Justin C.
Lai 2012年1月3日 于美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