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走向世界,先走向未來
要走向未來,先走向青年
2015/11/11
全球矚目的諾貝爾獎不久前剛宣佈2015年得主,跟科學有關的物理、化學、醫學的三大獎共有8位得獎人,其中最最輕的日本物理學家梶田隆章也已經56歲,最年長的是醫學獎的三位得主,他們都超過了80歲,大陸第一位土產諾貝爾獎得主屠喲喲甚至年高85。這8位科學家的平均年齡高達74歲,超過一般65歲退休年齡9年之多。
諾貝爾獎頒獎典禮
看來要得諾貝爾獎必須高壽,因為它只頒發給在世的人(1988年諾貝爾文學獎本來已經內定了沈從文,可惜他當年5月份就死了,早了5個月),而且衡量標準是必須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具體貢獻。而許多突破性理論的重要性不等個一二十年難見真章,有條件角逐的候選人只好一年又一年,耐心等待。
這些重量級的科學家雖然德高望重,但多數過了他們學術研究生產力的高峰期。頒發一個諾貝爾獎,只是認可他們早年的研究成果而已,雖然肯定了過去,卻少了些激勵未來的力量。
相較之下,麻省理工學院 Technology Review(TR)期刊每年選拔35位年齡在35歲之下的青年發明人,看重的就是未來的發展潛力。Google的兩位創辦人Larry Page和Sergey Brin在2002年入選的時候,他們只有28、29歲,Google還沒有上市。臉書創辦人祖克柏2007年入選才23歲,臉書不過才成立了三年的光景。在這麼早的階段便能預見他們未來的影響力,固然需要伯樂的眼光,但也少不了獎勵後進的成份。
觀察這35位不到35歲的青年俊秀,見微知著,不難窺見一些未來趨勢的端倪。
以2015年為例,35位得獎者中共有4位華裔年輕學者:陳雲霽、Jun Ge、Zhen Gu、鄭志強(Benjamin Tee)。前面三位來自中國大陸,鄭志強則來自新加坡。更值得注意的是陳雲霽是在大陸土生土長的科學家,從未出國留學喝過洋水,卻可以跟洋博士平起平坐,成為全球35位傑出青年科學家的一員。
2015年不是孤例,在我的印象裡,過去十幾年中,每年得到TR獎的華人總在三四人之譜,除了來自大陸的中國人之外,其他多是華人移民的第二代,似乎不見來自台灣的優秀青年科學家,這說明了什麼現象 ?
為什麼將年齡分水嶺訂在35歲不是沒有原因,這是創新能量最豐沛的年歲。牛頓發現白光光譜時剛30歲,愛因斯坦發展出狹義相對論才27,波爾建立波爾模型時也27,而海森堡提出測不準原理的時候才26歲。以現在的學制,得到博士學位時大約在27到30歲之間,之後才能專心做研究,如果動機強加上運氣好,三五年研究有點成就時大致不超過35歲。
事實上,在美國學術界,將研究領域的前沿不斷向前推進的多是屬於這個年齡層的博士生、博士後、或者是新科教授,無論生醫、奈米、機器人、人工智慧、深度學習這些熱門的領域,資深教授早年學的知識早已過時,終身職(tenure)拿到後動口的時間比動腦多,再擔任起一些行政工作,終於荒廢了學術研究的耕耘。
台灣學術研究的前途之所以令人擔憂,正因為嚴重缺乏這群35歲以下、能跟先進領域接軌的能量。出國留學生大幅減少,回國的自然更少,台灣本土雖然培養了一些新秀,指導教授當年也很傑出,但回國20年,舊知識的折舊率高,新知識的補充有限,徒弟的素質可想而知。再加上少子化造成的大學超容現象,老教授不願退休,新教授難以進門,台灣學術研究水準的前途可想而知。
不止科學家年輕,創業者也是英雄出少年。美國的Inc. 雜誌效法麻省理工的TR雜誌,每年選出35名不滿35歲的創業者。這個選拔顯然更為困難,因為這年頭創業的不都是年輕人嗎?
根據美國聯邦儲備局2013年的資料,成立短於5年的公司,70%的員工年齡低於45歲,27%在25至34歲之間。相較之下,20年的老公司,超過50%的員工超過45歲,只有18%的年齡低於34歲。
這是全美國的資料,至於灣區,由於新創公司如雨後春筍,每年超過2000家,創辦人本來就是年輕人,雇用的員工自然多屬於相同的年齡層。甚至於成長快速的重量級公司也偏愛年輕人,蘋果公司雖然馬上要慶祝40年慶,員工人數超過接近10萬人,但員工年齡中間值是31歲,換句話說,有5萬名員工的年齡在31歲之下。谷歌多年來一直維持在29歲,最近才增加到30歲,臉書則只有28歲,它的創辦人祖克柏也不過31歲而已。
這些公司如果雇用各個族群的員工比例跟整個灣區比例相同,那麼其中大約有10%的員工屬於華裔。由於年紀較輕,每10位華裔員工中,可能有1名來自台灣,4名來自大陸,3名屬於台灣移民第二代,2名為來自其他地區的華裔移民或老僑後代。
台灣作為一個海洋島嶼國家,不可能自外於國際社會,本土關懷與國際視野需要適當平衡。國際視野除了以地緣政治為出發點外,也應該對世界人口和海內外華人消長的趨勢有所掌握。
2014年美國人的年齡中間值是37.6歲,中國略為年輕,中間值為36.7歲,台灣便顯得較為老成持重,中間年齡為39.2。但因為台灣和中國出生率低,中間年齡上升的速度每10年約增加5歲之多,美國由於出生率高加上眾多的年輕留學生移民,每10年中間值大約只增加2歲,因此十年後,台灣中間年齡將比美國老上5年之多。
未來世界本來屬於現代青年,當全球科技進步的腳步持續加速,明天更是掌握在今天的青年手中,如果台灣不能抓緊最後的機會,遲早會被離心力甩出圓周。
台灣該做些什麼?
鼓勵留學生出國當然很重要,但是總要5年7年才能見到成效。鑑於博士後研究是現代重要的人才層,可以加強台灣及美國雙向博士後人才交流,一方面資助台灣博士到美國學術單位,從事尖端博士後研究一兩年時間,能回台灣當然很好,留在美國也不錯,相當於在人才銀行存款,不但可以持續加值,還有未來提領的機會。同時也不妨大幅招攬美國博士後到台灣進行研究,他們既可以帶來最新的資訊和研究方向,又能促進洋土交流,撞擊出新的火花。
另外一項無法避免、只能面對的問題,就是來自中國的華裔學者在美國學術界的份量將更加舉足輕重。台灣應該視這些學者為潛在的夥伴,或是無形的威脅?雖然這兩種成份都不可免,但是許多中國學者在美國久居,民主自由的體會深刻,對台灣有先天好感,障礙反而在台灣,有膽展開雙臂表示歡迎嗎?
就人才而言,這些人可能比年歲漸長的第一代移民更接近世界科技前沿,更符合台灣當今需要。就資源而言,他們也許個人累積的資源有限,但可能掌握較多的組織資源。就長遠性而言,第一代移民也許曾經叱吒風雲,第二代卻擁有無限未來。
平心而論,台灣近年來目光多半投向過去。每次提到產業發展,總是希望能發掘下一個台積電或聯發科;談到台灣經濟發展史的功臣,一定開始懷念孫運璿、李國鼎;各種協會組織舉辦年會,最流行的是頒發終身成就獎,施振榮和張忠謀不知道拿了多少獎盃,他們可能心中無奈,然而盛情究竟難卻。
因此台灣如果想要走向世界,首先應該走向未來,目光投向海內外年輕族群,學習TR或 Inc. 雜誌,提倡35歲的青年力量,像伯樂般尋找奔向未來的千里馬。而不必效法諾貝爾獎,目光聚焦過去,雖然獲獎人得到無上的榮譽,終究是錦上添花,對未來無益。
作者:鄭志凱
作者簡介:
11/25/2015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