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包人生的去人性化後果
2015/09/09
日前,全球規模最大的成人偷情網站Ashley Madison遭駭客入侵,高達3700萬筆使用者資料外洩。這些個資除了可以追踪到使用者的電子郵址,還有各種令人臉紅心跳的性癖好之描述,因此,一旦這些資料被披露上網,許多好事者紛紛加入解碼行列,試圖搜索出其中的政商權貴、社會名流。也有些一般小老百姓擔心情事一旦曝光,將導致家庭失和、工作不保、人格破產,在美國與加拿大已經陸續傳出幾起自殺事件。廣大的網路鄉民唯恐天下不亂,禁忌的性愛、虛偽的道德、以及抑制不住的衝動,的確是話題性十足的事件。
日前,全球規模最大的成人偷情網站Ashley Madison遭駭客入侵,高達3700萬筆使用者資料外洩。這些個資除了可以追踪到使用者的電子郵址,還有各種令人臉紅心跳的性癖好之描述,因此,一旦這些資料被披露上網,許多好事者紛紛加入解碼行列,試圖搜索出其中的政商權貴、社會名流。也有些一般小老百姓擔心情事一旦曝光,將導致家庭失和、工作不保、人格破產,在美國與加拿大已經陸續傳出幾起自殺事件。廣大的網路鄉民唯恐天下不亂,禁忌的性愛、虛偽的道德、以及抑制不住的衝動,的確是話題性十足的事件。
理所當然,Ashley Madison被駭事件顯示了一點,儘管智慧型手機當道,行動上網成為主流的今日,許多成年人的資訊素養仍不及格。在瞬息萬變的資訊社會裏,一項永遠不變的定律即是,凡是放在網路上的東西,一定會有破解之道。因此,各種密碼設定、使用者辨識,乃至於商業公司的信譽保證都不能太認真看待。如果說,我們都要避免將信用卡資訊、報稅資料放在網路或其他雲端設備上,更何況是那些出軌外遇的意圖與行為。
然而,除了資訊安全的啟示,Ashley Madison事件也透露出另一項令人憂慮的趨勢,也就是說,越來越多親密行為與欲望滿足是透過高度商業化的機制,外包給專業人士或看似尖端的運算程式。就如同精實組織、彈性化成為當代企業經營的奉行理念,越來越多人也將自己的生活點滴委外經營,保留其中的核心業務。
就如同已故台灣婦運先驅施寄青所說的,「有婚姻就有外遇」,出軌的渴望很可能是自古以來存在於人類社會,然而偷情的念頭是否真的能得逞還是看機緣與個人努力。傳說中的潘金蓮勾搭西門慶,還是得利用武大郎出門沿街叫賣的良辰吉時。在漫長的二十世紀,吵雜的工廠車間、看似拘謹的辦公室、下班後的酒吧都可能是外遇滋生的場所:但是從想像到現實,還是需要一番打情罵俏、賣弄風騷的個人努力,如此才能突破對方之心防,參加一場充滿危險、挑戰禁忌的遊戲。資訊社會的到來看似免除了這些負擔,讓偷情成為一椿像是網路購物一樣的日常行為,只要輸入你所意淫的條件,螢幕上就立即浮現你的選項。等你送出邀約之後,剩下的就等待對方審視你的照片與條件,理所當然,要能進行這樣有效率的偷情,前提是你已經成為付費會員,才能享有這些獨享的權利。
很多人認為,這是網路時代不可避免的趨勢。在一個群眾外包(crowd-sourcing)的時代,交易成本已經大幅降低,越來越多原先沒有投入供給的閒置資源開始在市場上販賣,結果就是使得買賣變得更容易與廉價,甚至促成了「隨時即選的經濟」(on-demand economy)形態之浮現。然而,這種看法過度採取於科技決定論的觀點,誤以為技術創新是驅動社會轉型的根本原因;在實際上,促成這些網路科技運用的力量是來自於商業化的邏輯,也就是資本主義營利的動機,才使得這些不尋常的交易成為可能。
加州大學柏克來分校社會學教授Arlie Russell Hochschild,在2012年出版的《被外包的自我:當我們付錢請別人替我們過生活之後果》(Outsourced Self: What Happens When We Pay Others to Live Our Lives for Us),分析了這種商業化邏輯,無限擴充所帶來的意外後果。在這一本書中,Hochschild探討了原先就存在的外包服務,例如保姆、家庭幫傭、老人看護、心理諮商,也關注到一些新興的商業服務,例如代理孕母、婚禮規劃師、婚姻諮詢顧問、生活與需求顧問、交友網站、朋友出租服務等。這些我們的日常需求,如今都已經成為市場上販買的服務,而且拜網路科技發達之緣故,我們已經越來越來容易取得。
這些貼近日常生活的服務當然具有高度的剝削性,在美國的脈絡,擔任這些工作的群體往往「非法居留」的外國移民,他們的工作處境十分艱困。然而,Hochschild並不是關注勞動剝削與壓迫,而特別考察了其中細微的人性後果。她注意到了諸多的悖論與奇特現象。要採買這些商業服務,我們需要加班工作,賺取更多的薪水;但是如果我們投入工作越多,留給家人與朋友的時間就越少,也就更難填補心靈的空虛。如果說,這些親密關係與信任都可以在市場購買得到,那麼消費者要將自己的規劃師、諮商師、顧問當成朋友嗎?
同樣地,提供這些情緒勞動的生產者也面臨一樣煎熬的兩難。提供這些最體貼的服務,就是兜售自己最善良的本性之一部分,然而,這些善良與貼心是也是隨著商業契約而宣告結束,這不就帶來一個難解的道德困境嗎?簡單講,我們行善並不是因為我們意圖有利於我們的回報,這是做人的基本道理。但是如果我們是以行善來自利,而且沒有利,就沒有行善,那麼我們當陷入需要援救的困境,還能期待他人的搭救嗎?
Hochschild指出,這些商業化邏輯之所蔓延擴張,原因有很多。新自由主義的意識型態信奉市場競爭,使得政府原先所提供的各種社會福利萎縮,如此一來,許多人只得去市場上購買自己迫切需要的服務。高度移動性的當代社會也使得以往鄰里、家人變得不再親密,再也不能滿足守望相助、相互扶持的作用。第三世界的貧窮移民,無論其移民身份位為何,也大量增加了勞務的供給量,使得先進國家中的中產階級獲得更多消費選擇。
什麼是人性,或者說什麼才是真正的人類本性?Hochschild並沒有解答這樣充滿哲理的根本問題。但是我相信,如果仔細閱謮這一本書的讀者,一定會在心頭上浮現的這樣的想法。我們生命歷程有很長一段時間是需要依靠他人的照顧,無論在嗷嗷待哺的嬰幼兒時期,亦或是年老體衰的歲暮之計。在當代社會的情境中,這兩段依賴情境都被延伸了,現代家長不只是要擔心小孩有沒有唸大學,是否找到適的工作,甚至還要安排往後的婚姻;現代營養與醫學也帶來平均壽命延長,在我們喪失了對社會貢獻能力之後,仍得以苟延殘喘。因此,在當代情境下,真正的人性就是在我們受到他人的照顧之後,仍有能力能夠照顧他人。畢竟,我們的存在是脆弱的,理性的心智還是需要安置在容易受害的肉體之上。
回到Ashley Madison事件,這些希冀偷情的網路使用者大部分應處於壯年,也許他們承擔了照顧他人的責任,但是他們應不需要他人的照顧。商業化的付費機制或許讓他們取得了許多不費心神的出軌,但是如此一來,他們也喪失了磨練社會交往與打情罵俏技能之機會。然而,這些需要努力經營、費心苦思的橋段不就是我們短暫人生中最令人難忘的情節嗎?至少,好萊塢的電影是這樣演的,我相信,很多偷情者也抱持這樣的期待。
簡而言之,無論其管道或網路平台,將生活所需外包給他人,就是將我們一部分人性外包出去。現代社會的的巨大悖論之一,即是當我們越能滿足生活所需的同時,我們離生命的本質就越加疏遠。如果說,原本應充滿危險與剌激的婚外情只剩下平淡無情的付費機制與網路填寫,那麼還有什麼是更令人期待的驚奇事件?很顯然,外包邏輯的蔓延所導致的去人性化結果,即是我們真實的生命更虛假,越來越不具有本真性(authenticity)。63/ 63B
作者:
何明修
11/16/2015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