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7月2日 星期一

【淺談陶淵明之兩詩句】


淺談陶淵明之兩詩句】-
                 『相見無雜言,但道桑麻長』

  古詩賞析及書法(16)
前言:
作者-陶淵明(約352427年)一名出自易經),字元亮劉宋時改名[,自號五柳先生。
陶淵明早年曾任江州祭酒,鎮軍參軍,建威參軍及彭澤縣令等職,後因與上層失和,毅然辭官,「不為五斗米折腰,回家(從此時開始「五斗米」成為生活必需花費的薪資的代名詞)

                                                                            
                                               
陶潛在《桃花源記》對現實有深刻『批判』桃花源中人的生活,與外界並無太大分別,一樣是「往來耕作」,「屋舍儼然」,所不同的是,桃花源居民能和睦相處,「怡然自樂」。桃花源中似乎沒有村社一類的基層組織,又因與世隔絕,外界一切機構組織都無由對之施用權力,人們生活在自由自在的狀態中。文章寓意是,外界社會賴以支撐的社會制度,恰恰是人們不能幸福美滿生活的根源,一切政治、制度、機構都是多餘的,乃是破壞和平安寧的根源。文章描繪了一個沒有戰亂,沒有壓迫,自給自足,人人自得其樂的社會,是當時的黑暗社會的鮮明對照,是作者與世人所嚮往的一種理想社會,它體現了人們的追求與嚮往,也反映出人們對現實的『不滿與反抗』
                                    
本文:
現代人見面(greetings),通常『雜言』充斥,有時甚至連篇。有人說『你好! 』、Hi,  How’re you doing? 『吃過飯沒? 』、『吃飽沒? ….. 到互相關懷近况….. 等,此應為陶潛所謂之『雜言』,約近英文之 “idle talk” ,具體意義沒有(insignificant) ,倒是廢話一堆……

至於所謂『桑麻長』,應指與見面双方毫無關連之題材( topic) 。桑麻乃附近農人所種植之植物,其長高與否,與見面者双方無關(Irrelevant) 。彷彿完全擺脫了一般凡夫俗子日常瑣事(trifles) 與共同關心之範圍(of mutual concern)。這有兩層意義:
1)    相見者對日常瑣事不關心,或不知情。台灣人稱此種人為『吃飯坑中央的人-對周遭之事置之度外。

2)    相見者生活無優無慮,不為『五斗米折腰』,且一般家庭瑣事或另有下人關心。
本人認為作者文中應指第二項,與影射其所響往之理想住所-桃花源有關。另

今日不為『五斗米折腰』,比比皆是,但真正能『道桑麻長』者能有幾人? 除生活安定外,亦應有充實的精神生活吧?!

英譯:
Upon a pleasant encounter no idle talk is heard from friends but their concern about how long mulberry trees are growing.

日譯:
友人に会うと、友人からの空想的な話は 聞こえませんが、彼らは桑の房がどのくらい長く成長しているか心配しています。


Justin Lai 編譯


07/02/2018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