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7月29日 星期日

【風過與雁去】(古詩24)


【風過與雁去】(古詩24)

(
風來疏竹)風過而竹不留聲』。
(
雁度寒潭)雁去而潭不留影』。

「風過而竹不留声」的圖片搜尋結果

《意譯》:
   
當輕風吹過竹林,透過稀疏的竹葉、竹莖來,會發出沙沙的聲嚮,但當風吹過後,竹林並不會留下聲音,而仍舊歸於寂靜。

   
當大雁飛過寒冷的深潭,固然會倒映出雁的影子,但雁飛過之後,水面依舊是一片清澈,並不曾留下雁影。

                                                

  《賞析》:
 
風與雁為兩個移動體(moving body) ,動作地點分別為「竹」與「潭」,前者強調為「疏」() ,因疏竹會發出更大聲响,後者為「寒」,寒潭,止水也,影子易顯現在潭面,但兩個動作卻「無聲也無影(still and without reflections) 兩動詞一為「過」一為「去」,而上面則用「來」與「度」。

「風來疏竹、雁度寒潭」的比喻(metaphor) 為,『君子事來而心始現,事去而心隨空。-意即當事情來臨時,君子的本性才會顯現,但事情過後,就恢復原來的空虛與平靜。洪先生喜歡以自然界事物,影射並闡明人間哲理,他强調(emphasize) 做人要有這種心胸,「隨時提得起,也能隨時放得下」,如「風吹疏竹、雁度寒潭」,一進一退之間,完全不陷在『得失之中』。

《常識》-
『菜根譚』乃明朝萬歷年間洪應明所著,共收錄三百六十則精簡言語,是一本生動、饒富情味的『人生格言小品』,雜糅儒、釋、道諸家思想,散發咀嚼「菜根」的甘醇。它也是以菜根之清苦歷練,來比喻自己歷經人世滄桑後所獲得的一種超逸、通達之品格。「菜之為物,日月所不可少,以其有味也。但味由根發,故凡種菜者必要厚培其根,其味乃厚」。《菜根譚》、陳繼儒的《小窗幽記》與清代 王永彬的《圍爐夜話》,被後世並稱為「處世三大奇書」。

《英譯》:
After a wind is blowing through loosely-grown bamboo trees, nothing audible is left.

After wild geese are flying over a cold pond, departing, no reflection visible on the pond is left.

《日譯》:
ゆるやかに育った竹の木々に風が吹きつけられたら、何も聞こえません。

雁が冷たい池の上を飛行した後、池の上に見える反射は残らない。


Justin Lai編譯


07/29/2018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