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7月27日 星期五

讀孟浩然的名詩對聯(古詩-22)

孟浩然的名詩對聯(古詩-22)

微雲淡河漢
疏雨滴梧桐

這是詩人的佳句,時間在中秋佳節,一群詩友聚集一堂,吟詩作對。但此詩一出,驚動全場,「舉座嗟其清絕,咸擱筆不復為繼」。

                                                           

此詩對中,微雲,疏雨相對、河漢對梧桐。上下兩句各有一動詞,「淡」=使其暗淡,是形容動詞,約等於英文的gradually darken. 而相對的另一動詞「滴」,原作不及物動詞=滴下,此處則當及物用,作「滴到」解,約等於英文的,drip upon/unto.

少雲量,有人用「雲淡」,如雲淡風輕,「微雲」二字,前北大趙元任教授的「教我如何不想她」一曲之歌詞(有人疑此「她」乃趙麗蓮-前台大教授)中用,『天上飄著些「微雲」........ 』。首句中的「河漢」=銀河,即天空也。故整句意為:少量的雲使天空逐漸暗下來。

第二句的「疏雨」=小雨(潤絲),如李清照的詞「昨夜雨疏風驟......」。小雨有人用「霏霏」或「綿綿」。故全句意為:小雨滴到梧桐上。所謂『秋雨梧桐葉落時』,似乎秋雨與梧桐葉落引發詩人之感慨?

上句描寫天上微雲「將散未散」,下句則強調地上小雨「將停未停」。上下兩句,組成「靜謚清幽」的秋夜畫面。也代表作者在秋月下的心情。從天上、地上兩情景看,作者內心顯然不開朗(broomy) 。但詩人心中的多愁善感(sentimentality) 溢於言表,令人激賞。

另外兩個關鍵動詞,「淡」強調視覺上的景觀,「滴」則注重聽覺,表示細雨滴在梧桐樹之聲音,不無「滴水使人愁」之感。

《英譯》:
Small amount of cloud gradually darkens the sky.
Tiny drops of rain drip on the firmiana trees.

《日譯》:
少量の雲が徐々に空を暗くします。

梧桐木の上に滴り落ちる小さな雨。

《重要聲明》:
古詩人作品之好壞見仁見智,post在網路上的文章不必強迫別人接受。作者本人是否可以定位為『文學家』,端看每人欣賞之角度而定,並非以其多少著作流傳後世來論。有人主張春秋戰國時代的「范蠡」,「不」配當一位『文學家』,因他沒有文學家創作,這是你的看法,本人尊重。但你不能指責他人認為他『是』。更不能批評此乃誤導(mislead) 他人之舉。

至於有人認為下列兩句並非范蠡所寫:『煙收遠處()山徐出,月落寒濤水正平』。本人認為也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能否」「是否」欣賞上述詩句的意境。這兩句勾畫出兩個不同時間點的自然情景,前者指白天,後者指晚上,相傳還是范蠡與西施遊湖時之感觸。
In fact, none give a damn who the author is as long as this piece of work is a vivid description of the scenes (in the day time and in the night)
and its unique contrast.  

Justin Lai


07/27/2018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