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8月24日 星期日

校友談:『杜牧詩』

笑談- 唐  杜牧《泊秦淮》詩:

「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


    杜牧(西元803年~西元852年),字牧之,號樊川,京兆萬年人(今陝西西安),生於唐德宗貞元十九年,卒於唐宣宗大中六年,享年五十歲。

    杜牧在家中排行十三,也被稱為杜十三,詩情豪邁,有類杜甫,亦稱「小杜」。杜牧和李商隱齊名,被後人稱之為「小李杜」。(李杜是指李白、杜甫。)著有樊川集,代表作品《阿房宮賦》、《泊秦淮》等。

註釋:
1.秦淮:河名,源出江蘇省溧水縣,貫穿金陵(今南京市)。相傳秦時鑿鍾山以疏淮水,故名。這裡曾經是六朝王公貴族 醉生夢死 的遊樂處。

2.商女,指賣唱的歌女。

3.後庭花:即〈玉樹後庭花〉,是樂府吳聲歌曲名,為南陳後主 陳叔寶所譜的歌曲。是宮廷內萎靡之音代表作,後人  遂視為 亡國之音。

語譯 :
   煙霧籠罩著寒冷的江水,朦朧的明色 映照著沙灘;晚上把船停靠在秦淮河邊的酒家附近。
   那些賣唱的歌女們,不能體會國家滅亡的痛苦悲哀;所以在江的那一邊,仍然在唱著「玉樹後庭花」這些醉生夢死、使人喪志的靡靡之音。


賞析:
    這首《泊秦淮》,是即景感懷的詩。金陵(今南京市)曾是六朝都城,繁華一時,杜牧 目睹當時的唐朝 國勢日衰,當權者 昏庸荒淫,不免要重蹈六朝覆轍,無限感傷。
    歌女們只知道演唱 使人喪志的靡靡之音,一般人也過著 醉生夢死的生活,所以 積極喚醒國人關心前途,振作起來,不要耽於逸樂。充分表達了 居安思危 的愛國情操。


    這首詩,首句寫景,先竭力渲染水邊夜色的清淡素雅; 第二句 敘事, 點明 夜泊地點 秦淮;第三、四句 感懷,由「近酒家」,酒家多有歌妓,引出商女之歌;由歌曲之靡,牽出「不知亡國恨」,抨擊豪紳權貴沉溺於聲色;由「亡國恨」推演出「後庭花」的曲調,借陳後主之屍,鞭笞 當權者的荒淫。


林坤玉校友 (1974) 提供

08/24/14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