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月22日 星期三

南北戰争的回嚮

南北戰争的回嚮與釋出的信息

After 150 years, the choices made at Gettysburg still reverberate

經過150年後當初在蓋第斯堡作戰所作的,迄今仍有回嚮

1780年代一位住在美國賓州中南部農夫的兒子,向他父親購買了兩條大路相交接的116英畂土地。他規劃出210塊土地要建一座他為自己命名的城鎮。他就是詹姆士蓋第斯。

150年前當南北兩軍在那裡遭遇戰鬥時,發生的事情是,也許有人會爭論說,並非美國歷史上或內戰中最重要的戰鬥。1777年英軍在沙拉脫加(Saratoga-近紐約市(獨立戰爭激烈戰役共18)) 的戰敗,嬴得法國人支持美國革命。安提坦(Antietam) -南北两方激戰的戰役(1862917)- 是關鍵的一戰,它使林肯能够藉發表黑奴釋放宣言,而重新界定戰争的定義。同理美、日太平洋中途島之戰封殺了(sealed)日本的命運。

可是沒有法國人的幫助,美國革命也是會成功的。因為遠方的小島(英國)是無法管治這個大陸(美國本土) 。同樣的日本的戰敗也使人確信,它的攻擊珍珠港惹怒了美洲大陸的超級強國。同時,儘管安提坦的戰鬥-遏止北軍的第一次入侵,當時美國南方有11州想脫離(secession)聯邦的計劃還是會成功的,如果李將軍(Robert E. Lee) 藉在蓋第斯堡擊潰北軍,而粉碎北方人的支持內戰。

安提坦之役本來可以縮短美國內戰,而使幾十萬人免於死亡,如果喬治麥克里南將軍繼續追擊敗退的李將軍的話,喬治是美國歷史上最不討人喜歡的名人之一。可是安提坦之役是最重要的,因它所獲得的成果,促成林肯總統在139天之後有機會發表一塲演說。


藉凸顯偶發事件,研究歷史有助民主政治。事情的結果不必照一般常理。黑格爾(Hegel) 、馬克思與其他19世紀的哲學家們,認為歷史就是歷史,它是一個專有名詞,是袒呈一種內在邏輯的一種自發自主的力量,自從他們這麽決定以來,我們人類就一直被告知,廣大與一般性的力量主宰了事件並使得人類的媒介作用無效(nullifying human agency)

但他們沒有。而是選擇才是重要(Choices matter) 。就在18637月的前三天,在2,390人口的小鎮上,離Mason-Dixon line(戰線)7浬之處,這些選擇的確辦到了。在William Faulkner作品中Intruder in the Dust, 塵土中的不速之客」 書描寫1949年密西西比州兩位青少年與一位老婦女聯合防止審判不公(miscarriage of justice),並替一位黑人洗脫謀殺罪名) William Faulkner有名地祈求令人著急的可能的力量。

威亷福克納是海明威推崇的作家之一,他說,『你的幻覺就像你的骨頭、皮肉與記憶一樣,是你身體的一部分』

『對於南方每一位14歲小孩而言,並非一次而是每當他想要時,就有這個瞬間還不到兩點鐘,在18637月的下午,部隊在圍牆後擺好陣勢……那一瞬間不須要一位14歲男孩去想就是這一次。也許就這一次有全部這麼多會損失或得到:包括賓州、馬利蘭州、全世界與華盛頓本身的金黄色圓形屋頂(國會大厦)

『對於南方每一位14歲小孩而言,並非一次而是每當他想要時,就有這個瞬間還不到兩點鐘,在18637月的下午,部隊在圍牆後擺好陣勢……那一瞬間不須要一位14歲男孩去想就是這一次。也許就這一次有全部這麼多會損失或得到:包括賓州、馬利蘭州、全世界與華盛頓本身的金黄色圓形屋頂(國會大厦)

但是在被記得是Pickett’s Charge(南北戰爭最後一役,該役由李將軍率領對北軍攻擊)之前,大部是19分鐘活潑生動的行軍- 步向公墓山脊,這些由李將軍和他的一些將領所作的決定,已把勝利置於氣所能達到的範圍之外 (beyond the reach of valor) 。儘管如此,它們就是作出這樣的決定。
但是在被記得是Pickett’s Charge(南北戰爭最後一役,該役由李將軍率領對北軍攻擊)之前,大部是19分鐘活潑生動的行軍- 步向公墓山脊,這些由李將軍和他的一些將領所作的決定,已把勝利置於氣所能達到的範圍之外 (beyond the reach of valor) 。儘管如此,它們就是作出這樣的決定。

歷史學家Allen C. Guelzo尖酸刻薄地說,關於戰爭的書『已經在我學術界同儕中(academic peers),得到接近色情文學的名聲』,在他們眼中,戰爭主要在證明美國人的殘暴。但他冷淡地說,我們談到19世紀就必須提到南北戰爭時期,在此時期中『奇怪的事件就是戰爭』。並且是一塲打過的戰爭,至少不是只在發生了「業餘式」戰役的蓋第斯堡地區-放大它的血腥(magnified bloodiness) 殘忍的是一個『感到困惑與不起眼的小鎮』。
  
Guelzo尖銳地說,它是第一次「現代式」或「完全的」戰爭的這個理論,是受到『像蓋第斯堡那樣地區靜靜的見證的駁斥』,『在該區戰爭所經過的路線上,幾乎所有建築物仍然屹立』,因為當時戰爭的科技太有限以致無法摧毁這些建築物。當時只有一顆流彈擊斃了一個人- 她叫Mary Virginia Wade,- 她選在不該烤麵包的時間烤麵包。
                                              
                

對於Guezlo所稱戰爭是『文明的鄙視者』的那些人,北方的目標不過是無聊的民主政治,而『釋放黑奴却為我們的時代編了更好聽的一篇故事』。可是如林肯在蓋第斯堡所說,南北內戰的最終目的是,要保存聯邦以證明民主政治的生存。Guezlo說,『除非當時聯邦恢復,否則就沒有解放的實際可能,因為為數眾多的美國黑奴在那種情形之下,結果會逃出美國,也超越林肯反奴役制度最佳企圖可能掌控的範圍。

對於Guezlo所稱戰爭是『文明的鄙視者』的那些人,北方的目標不過是無聊的民主政治,而『釋放黑奴却為我們的時代編了更好聽的一篇故事』。可是如林肯在蓋第斯堡所說,南北內戰的最終目的是,要保存聯邦以證明民主政治的生存。Guezlo說,『除非當時聯邦恢復,否則就沒有解放的實際可能,因為為數眾多的美國黑奴在那種情形之下,結果會逃出美國,也超越林肯反奴役制度最佳企圖可能掌控的範圍。

有一位同僚說過,南軍的李將軍是『大胆無恥的化身。』他的脾氣與智慧双方面都增强他的侵略性格,提供他的戰略性的瞭解。在一塲廷長的保衛戰南方會輸的。經過安提坦戰役後,李將軍說,『假如我能這麼做,我會再一次渡過波多馬克河,侵入賓州。』所以一個小十字路口的小鎮變成美國歷史與世界歷史的重要樞紐。
李將軍 
  

By George F. Will (華盛頓郵報記者,曾獲普立茲新聞獎)

Justin Lai

01/21/2014

感想:
1.     Virginia Antietam Creek (小溪) 之戰是南北兩軍最激烈,死傷最慘重的戰役,比珍珠港事變,諾曼地登陸或9-11的傷亡人數多。它也奠定南北不分裂,而解放黑奴不過是點綴的副產品而已。

2.     美國自1776獨立建國以來只有一次內戰(1861-1865) ,除了法國象徵性聲援外,國際干預(intervene) 介入幾乎沒有。而中國內戰自1911年民國成立前後,各地軍閥據地為王,各有國際强權背後支持,使得中國內戰持續不斷,蔣介石的北伐並未真正結束內戰,迄1937全面宣佈抗日,國共兩黨除對日作戰外,彼此也內鬥很厲害,所謂七分抗日三分對內,到底是國民黨還是共產黨,只有留給歷史學者來作公斷。有一件事可以確定的是今天共產黨不敢否認,抗日戰爭死傷的絕對多數是國民黨的部隊。外國介入中國內戰主要的國家有日本、蘇聯與美國等;日本主使所謂漢奸如汪精衛、溥儀另成一國,蘇聯早就支持中共成立蘇維艾(Soviet) 政權對抗國民黨,美國則到抗日末期才平衡對國共的支持。

3.     美國內戰由少數的南方11州成立Confederate(對抗Union的北方) 打了4年才結束,中國則打了38年中共趕走蔣介石,內戰才正式落幕。美國南北兩方共死了60幾萬人也破壞不少公共基建設(infrastructure) ,戰後好不易才慢慢恢復,中國國力之受重創及民生的凋敝可想而知。

4.     中國國共衝突由來已久,但中共一直避免面對蔣介石的銳峯,真正短兵相接與白熱化當在1945年日本投降後。當時國民黨仍有200多萬部隊,中共僅有4萬多人,數目懸殊,如何在4年內以寡勝眾,十分耐人尋味,當然俄國人的插手與扶助功不可沒,而國民黨的失去民心亦為關鍵因素,至於有人批評蔣介石的心不黑、手不辣、臉不厚則是他個人之事。但可憐的是在戰亂中死傷的都是善良的老百姓。美國人內戰4年死了60幾萬人,已令人痛心,中國應有10倍的傷亡。


         
  1. Battle of Antieta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