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月2日 星期四

春夏秋冬四季的形成

春夏秋冬四季的形成

20131222日〈農曆1120日〉,是冬至。

冬至代表什麼? 季節為什麼會更換?
季節更換的原因是:
地球的自轉軸,與地球的公轉軌道平面不垂直, 
形成夾角 23  26 分的地軸傾角所致的。

由於地軸傾角的存在,太陽在地球表面的直射點並非一直在赤道帶,而是在北緯 23  26 分和南緯 23  26 分的區間內移動。陽光照到北緯 23  26 分就往南回,因此,取名為北迴歸線,陽光照到南緯 23  26 分就往北回,因此,取名為南回歸線。
北迴歸線和南回歸線之中間是赤道。
赤道是劃分緯度的基線,赤道的緯度為 0°。
赤道把地球分為南北兩半球,
赤道以北是北緯,是北半球,
赤道以南是南緯,是南半球,
赤道到南北兩極的距離是相等。

每年春分日321日左右〉太陽直射在赤道上。
地球即以整個側面朝向太陽,南北兩半球的日照時間、日照面積相同,因此氣候不冷不熱,這就是春天、春分。
此後太陽北移,於夏至日〈622日左右〉到達約北迴歸線。
北半球朝向太陽,長時間照得到太陽,熱空氣增多,形成夏天。
南半球朝向太空,長時間照不到太陽,冷空氣增多,形成冬天。這就是夏至
然後太陽轉而南移,於秋分日〈923日左右〉回到赤道,
地球即又以整個側面朝向太陽,南北兩半球的日照時間、日照面積相同,因此氣候不冷不熱,這就是秋天、秋分。

太陽繼續南移,於冬至日〈1222日左右〉到達南回歸線,
南半球朝向太陽,長時間照得到太陽,熱空氣增多,形成夏天。北半球朝向太空,長時間照不到太陽,冷空氣增多,形成冬天。這就是冬至。
 太陽又立即再度向北移動,於次年春分日再度回歸赤道上。
永不停止。
∼∼∼∼∼ ∼∼∼∼∼ ∼∼∼∼∼ ∼∼∼∼∼
冬至
2013  12  22 日〈農曆 11  20 日〉,是冬至,是秋分後第 94 天。冬至這一天,太陽幾乎直射南回歸線,
北半球白晝最短,南半球白晝最長。北極圈呈永夜狀態,南極圈呈白夜狀態。此後陽光直射位置向北移動,白晝漸長。
由於太陽輻射到地面的能量仍比地面向空中發散的少,所以在短時間內氣溫繼續降低。

春分
是冬至後第 90 天。
下一個春分是 2014  3  21 日〈農曆 2  21  〉星期五。
春分時,太陽直射點在赤道上,全球晝夜幾乎等長春分之後,太陽直射點繼續北移,北半球各地晝漸長夜漸短,南半球各地夜漸長晝漸短,
故春分也稱升分。春分時,全球無極晝極夜現象。
春分之後,北極附近開始極晝,範圍漸大;南極附近極晝結束,極夜開始,範圍漸大。 
夏至 
是春分後第 89 天。下一個夏至是 2014   21 日〈農曆 5  24 日〉星期六。此日太陽幾乎直射北回歸線,北半球白晝最長,其後陽光直射位置向南移動,白晝漸短。
由於太陽輻射到地面的能量仍比地面向空中發散的多,所以在短時間內氣溫繼續升高。 
秋分
是夏至後第 92 天。
下一個秋分是 2014  9  23 日〈農曆 8  30 日〉星期二。
陽光幾乎直射赤道。秋分時,全球晝夜等長,秋分之後,太陽直射點繼續南移,北半球各地晝漸短夜漸長,南半球各地晝漸長夜漸短。故秋分也稱降分。

秋分時,全球無極晝極夜現象。秋分之後,北極附近極夜範圍漸大,南極附近極晝範圍漸大。 
∼∼∼∼∼ ∼∼∼∼∼ ∼∼∼∼∼ ∼∼∼∼∼
冬至至春分:90
春分至夏至:89天;
夏至至秋分:92天;
秋分至冬至:94天。

春天 89 天,夏天 92 天,秋天 94 天,冬天 90天;秋天比春天長 5 天,夏天比冬天長 2 天。

01/02/2014

全聯會
chiayihischool@gmail.c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