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義市懷舊系列之三
A. 有名的小吃:
【前言】:
嘉義市的文化與開發均由東而西,人口與交通也是如此。因此有的名小吃大都集中在東區,再慢慢地越過文化路,延伸到民生北路、車站等區。而西區開發較慢,可能好吃的正在形成中,以下是以『在地人』的眼光來看地方小吃:
1. 福源肉粽:原位於舊空軍市塲內,因市塲被拆,總店已遷往文化路尾,但其發跡(約30年前)卻在市塲內。粽子種類多,味道鮮美,價錢公道,市民到外地看望親人常帶一袋做「伴手禮」,也是在異地工作的人,懷念的家鄉食物之一。該店可能是嘉雲地區最大的肉粽工廠,其分銷處現已分佈全市市塲。
【創業女老板年輕時曾在中山路東成書局當店員,婚後離開書店自已創業。東成老板乃嘉義市歷史最久的老書店-『蘭記』,今中天電視台名製片人-黃寶慧小姐即「蘭記」書店的孫女之一】。
2. 碗粿:: 在公園邊啓明路上,是早上來運動後之favorite breakfast 之一。另有一家在公明路與共和路角,兩家生意好,食材新鮮。
3. 菜頭粿/甜粿/芋粿/哦米粿:位東門圓環邊,炊粿歷史有半世紀以上,逢民間過節時,顧客大擺長龍。
4. 清燙牛筋/牛雜:配白飯也是早起市民早餐的最愛。現燙的牛雜、牛肉很誘人 (very inviting) ,在東市塲內。
5. 潤餅(台式春捲):有兩處,一在東市塲內,另一在東門圓環邊叫「阿川春捲」。
6. 青炒鱔魚/麵:有兩處,一在延平街與國華街口,其特色為麵濕易吞嚥,另一在文化路中信飯店對面,老板為嘉中校友,其父乃嘉義市第一家創立人,其特色是用意麵乾炒,味道極香。【嘉義人是最早懂得烹調炒鱔魚的台灣人,開始會吃鱔魚時,其他地方仍把鱔魚當飼料餵鴨子,看在諸羅山人眼裡實在可惜】。另各地小吃攤多打著「嘉義鱔魚麵」的名號廣告,但味道相差甚遠,因他們的麵是用水燙的,口感差別甚大。
7. 雞肉飯:在美國叫chicken bowl,也是最早嘉義人烹調出來的但純用turkey(火雞肉)的美食,有趣的是老美到Thanksgivingk感恩節才大吃火雞,他們「狼吞」,嘉義人則天天食用,且「細嚼」,兩種不同品嚐方式。現在東、西區均有鷄肉飯攤,但以在和平路上的「東門鷄肉飯」最有名。同樣的,其他各地也都有「嘉義鷄肉飯」,但口感遠不及嘉義的,因為他們用較多的鷄胸肉鋪在米飯上面,台灣人一般喜歡吃的是腿肉部分。但在美國breast部分的肉(缺少甜味,較不易吞嚥) 卻較貴。
8. 東、西市滷熟肉:已分別遷往垂楊路及國華街。
9. 麵包/糕點:從前是「新台灣」及「蓬來」兩家餅店最有名,「蓬來」的「羊糕(yokan) 」 却最有名,但後來興起的「來來」卻超越前二家。因來來最早的顧客群是寄宿在嘉義市的學生,幾乎需每天傍晚買麵包當隔日早餐,因其下午4點過後各种麵包相繼出爐,十分新鮮,後來也吸引了其他顧客,老板是出身「新台灣」的老師傅。
【趣譚】: 「來來」店的土地原屬吾友周先生所有,他本想做土地投資,但擁有十幾年一直無法轉售,原因是土地面對民國路上的空軍士兵眷村,眷村在路邊上建了一「大公共廁所」,衛生條件欠佳,當吹起東南風時,常聞到臭味。可是「來來」建新樓後,却天天名庭若市,大發利市,令人不解,是廁所臭味不敵麵包香味? 依風水先生「另類」的解釋是:廁所乃人們『開臍(肚臍) 』 之處,台語『財』與臍同音,地處天天24小時有許多人,來開『財』的地理環境,不發才怪!
10. 香菇肉粳:在民生北路與光彩街口,口味極隹(採用日本香菇),原在文化路上,現已興建大樓,遠近馳名。老板有次被檢舉漏報所得稅,他辯稱是「攤販所得」何需報稅?原來是他放了一筆高利貸(台幣800萬元)未報「利息所得」,可見其肉粳收入獲益有多高?
11. 仙草冰:位民生北路與中正路口(一銀新西分行門口) ,夏天賣冰仙草,冬天賣燒的。攤上兩大碗仙草「見本」與老板頭上烏黑亮麗的髮油『相互輝映』十分搭配,也吸引不少路人。
12. 炸肉捲:西市塲口
13. 香腸/肉脯/肉穌/鱼脯/魚酥/肉干:以西市塲口之台北珍及忠義街的真味珍最有名。
14. 切仔麵:光彩街與吳鳳北路口,老板阿皮蓄「豬哥亮式髮型」,他的切仔麵是最佳的,因他用的是上等腿肉,粗骨熬的湯也一流。
15. 滷肉飯:以光華路與吳鳳北路口的一家最有名,老板綽號叫「金門的」,金門人,約40年前在嘉義市創業,由攤販到蓋大樓,是外地人成功的典範之一。
已傳第二代,其滷肉十分香噴可口(煞嘴),一般年青人至少吃兩碗。
16. 福州意麵:有兩家,一家在東門圓環邊,另一在垂楊路舊市公所對面
。
17. 文化路上的小吃:
A. 蚵仔煎:設立時間比台北圓環稍晚,但口味不差。
B. 四神湯/刈包:約50年以上。
C. 小籠包:約60年歷史,除了皮較厚未改進外,餡肉之美不輸「鼎泰豐」。
D. 炒生螺肉:在蘭井街口,口感可比美川味。
E. 江户壽司:種類多,價格比日本料理店便宜,在郵局大門口前。
F. 燒烤小鳥 (yakitori-やきとり)
G. 燒烤小捲(たこ)-近噴水圓環
H. 蛇肉/蛇膽:在延平街口,供應蛇肉湯,顧客當塲吞食蛇膽,以確認不是「鷄膽」。
H. 燒米糕:原在車頭前,現在中正路與國華街口,及延平街與文化路口皆有。
I. 豆花/紅豆湯/花生湯/挫冰/椰子冰/八仙冰:近延平街口,每逢周末常有許多慕名而來的網路客人。
讀者們,返鄉時別忘了去品嚐一下。
《Did I make your mouths water by now?
》
B. 過「氣」也過去的戲院:
a. 電影院:
1. 嘉義座-中影公司接收後改為嘉義戲院,專映國片。
2. 慶昇戲院-在新榮路與中山路口,專映西片,筆者第一次電影在此家,記得片名是『あおい山脈』-青色山脈,日片。
3. 遠東戲院-中正路,專映西片。
4. 新都戲院-林森路,專映西片。
5. 三山戲院-在成仁街與公明路口,因鄰近一座小廟三山國王而命此名,演二輪西、國片。
6. 羅山戲院-在成仁街與延平街口,二輪西片,每塲加台語即時翻譯叫「默士」。
7. 華南戲院-在新榮行上專映二輪中西片。
b. 劇院:
1. 南座-光復後改名為國民,專演歌仔古裝戲。
2. 中央戲院-地處舊市區中央地帶故謂之,專演歌仔古裝戲。每當換新戲班上演前,所有生、旦、丑、角均會著戲服,打扮得花枝招展,團主則僱用三輪車每人一台,遊街宣傳,吸引觀眾,算是市內大事一樁。當時楊麗花、孫翠鳳等小姐恐尚未誕生,最有名的苦旦之一是『愛哭妃仔』。
3. 文化露天戲院-專演古式布袋戲,在今中正路與文化路角。布袋裝天王-當時黄俊雄先生也許年紀尚小。
4. 天榮戲院-在今東市塲頂樓,演二輪西片。
5. 大光明戲院-在國華街與民族路口,演二輪西片。老板曾阿本先生,喜歡賛助球隊,其培養的乒乓及軟式網球隊皆曾獲全台冠軍,是地方善人。
**以上共12家嘉義市全盛時期的劇院全已走入歷史,相信它們或許曾經帶給讀者們不少甜蜜的回憶,尤其在歌仔戲每塲結束前,都會開放10-15分鐘免費入塲参觀,有不少人會蜂擁而入,其争看『戲尾仔』的興奮心,令人難忘。它們因時代改變,無法跟上而改建戲院設備,或不符經濟效益而不幸被淘汰,如今偶過戲院舊址時,總有無限悵然與懷念…..。
《鄉親們,以上戲院您去過嗎? 》
Dear Old Timers of Chiayi:
How many of them have you ever been to?
Justin Lai 05/14/2013 Seattle, USA
p.s. Should you have any comment, please contact the Alumni Association or
me at:
stupid-u2@hotmail.com
讀了此文,勾起了不少小時的回憶阿~
回覆刪除尤其是曾本先生,當時遠東戲院也是他的,常給我們優待券,很多日本片都是那時候爸爸帶我們去看的。
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