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情的台灣
往年走遍各村莊角落,依存着奉茶文化的特質,在萬華龍山寺的青草街,有賣青草一間店,保存這特色,主人樂此不疲。在村莊角落,依存着奉茶文化的特質,因工商形態取代農業年代,此文化逐漸漸少。在萬華特質文化被夾在巷內發輝,堅持意念形於表也,委實不易。
郊外,上山下海,遊客多,是遊樂,相對性的關懷也較薄弱。昨天北海一日遊的海邊沙灘知性之旅,不少小溪分流注入海峽,好自然的遊客,將ㄧ根本桿,橫跨小小溪水。
我們也乘此之便,魚貫過小橋流水,平衡感不太好的也都平穩渡過,減少脚身沾濕的不便,個個多了ㄧ次小小美妙生活樂趣和新体驗了。
台灣處處有美景,人人保有真誠的心,就看用什麽心態和角度去享受思考分享。
那ㄧ根木桿的呈現,應該是某一群遊客,為了方便自己卻也照亮別人。他的主動創意巧思,就地取材,我們用是否要探討他的存在價值。
人人創造,人人巧思,處處有温暖。小溪,木桿,巧思人,還有順風車。我會是那一角色的人,就將會是形成怎樣的社會分圍。清澈的小溪,匯集清澈的大海,是物以類聚,或是相對應的鼓勵保存價值,保留形象,堅持內涵,真是有待觀察。
一根獨木橋,賜我方便,也留下思考,更心存感恩。
那是ㄧ根木桿,更是一座小橋, 清澈的小溪,匯集清澈的大海,是物以類聚,或是相對應的鼓勵保存價值,保留形象
06/18/2014
全聯會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