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老人開講-43 「台灣的省籍情結」
台灣人民的省籍情結與糾紛平時並不十分明顯,但一到選舉時,就比較突出,為了選票甚至有人利用這個議題大肆發揮,然後雙方攻防激烈,最後兩敗俱傷。而撕裂後的關係得再重新修補,但得付出慘痛的代價,如台諺所云:「會好也不會完全-即不可能完全痊癒」。
台灣地小人口不多。為什麼會有如此狹獈的想法?通常是比較貧窮落後的地方才會有「排斥」外來人的觀念,但發生在台灣的情形卻令人不解,也許有些原因是由思維的不同所引起的(caused by difference of mentality and values ), 不過台灣人卻自誇「台灣錢淹腳目」!不應該有此心結才對。
早期在清朝移民入台時,很少有省籍糾紛,因為當時來台者全是青年光棍,謀生困難,成家不易,更不能排斥台灣原住民。日本據台後,台灣是清廷割讓地,也是日本人的殖民地,沒有地位排斥日本人。到了1949年後,老蔣帶了二百多萬軍民入台,台灣正式激烈的省籍情結問題與衝突逐漸發生,1947年的228事件達到最高峰!其主要原因還是思維不同,以及利益觀念之差異(conflict on interest). 228事件迄今雖已經七、八十年,但有些不同的理念仍存在。其中包含某些來台的外省第一、第二代, 他們在想法上仍生活在自己的小圈圈中,除少數人外,在生意上難與在地台灣人競爭,壯志難酬,心理不平衡,所以他們人雖在台灣但心繫祖國大陸,對大陸的懷念難斷。叫他們搬回大陸,既不敢也不願,卻口口聲聲還是大陸比台灣好!從前在身分證上的籍貫,從不寫台灣省,而是大陸的省、縣地名。在台灣他們被叫做「外省的」,返回大陸仍被冠以「台胞」(呆胞)之名,如同豬八戒照鏡子。
由於幾十年來,本省人外省人彼此通婚的關係,族群逐漸融合,在今天的,應有不少台灣人和大陸人存有某種婚姻的親屬關係,這種「竽仔蕃薯的」關係是「剪不斷」的。其實大部分的台灣人都能接受這個事實,令人遺憾的是,有些外省第二代卻仍有排斥之心。這是一種不正常的心理。
台灣目前兩大政黨中,民進黨中有不少外省第二代被委以重任,而台灣省籍人士也可以被選為國民黨黨主席,這些都是好的現象也是族群融和的具體例證,應值得鼓勵。1960年代,美國黑人民權領袖-Martin Luther King 被刺後,美國黑白衝突減少不少,雖未臻完美,但值得稱讚。因此在此請在台灣,仍心存種族隔閡的外省族群第二代們,應該立即拋棄這種不正常的心態(insanity),放棄大陸情結,認同台灣,共同為維護台灣的民主自由而𡚒鬥。願媽祖保佑台灣!
Justin Lai 寫於美國
05/06/2023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