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月6日 星期二

台灣寺廟的建築風格與周圍環境

宗教建築 VS.宗教城邦-

【台灣寺廟的建築風格與周圍環境】

萬華龍山寺屬於國家二級古蹟,是台北市著名與宗教信仰之國家級古蹟。

學習建築史或宗教史的專家學者應都充分瞭解全球各門宗教(含派別)都有其發展起源,以及再發展(分支)之歷史背景,而無論東方或西方對宗教之信仰或崇仰均源於其對個人或眾生生命之加持、引導、加惠或甚而遠之擴展為更宏觀之利他行為。

而各門各派之宗教為了凝聚共識建構合理(或合於教義)思惟之論述焦點,亦會衍生於書面文字、口語推傳(教導)外之具象形體(如神像雕塑、建築造型等),也因此今日諸多世界遺產、各國之國家級古蹟、歷史建築亦有很多與宗教信仰相關。

惟若自歷史脈絡追尋,當發現今昔諸多宗教建築均是集眾生之虔誠信仰(或信任),奉獻個人或團體或家族等之人力物力(含財力),以絕對信任之虔教心態,奉獻於一,並祈能保祐個人或群體,而這正是宗教信仰最根本或最人性之一面。

 
由於馬祖之產業多與海洋產業相關,為了祈求出海平安,在馬祖十分崇敬媽祖信仰,連帶馬祖的天后宮也興建的十分華麗。(郭瓊瑩攝影)
 信仰的地標化也造成自然環境之衝擊,馬祖。

也因此,吾人今日所見寺廟、教堂等如為舉世知名或為各國所崇仰舉薦者,無一不是眾志成城之努力成果,是以,寺廟建築之有形構造亦肩負了軟體與硬體宗教精神傳達再呈現或再發展之具象表徵。此外,因信眾仍無法脫離傳統「還願回報」或建立實質信仰中心等之磁吸效應,除了已被指定為古蹟或歷史建築者,國內之宗教建築幾乎有40%是不符建築法規與都市計畫使用分區之規範。也有許多特例更超越了各縣市政府之「都市設計審議規範」之通盤制約

舉例而言,慈濟在潭子、關渡之高層建築,中台禪寺在南投之建築高度與量體,佛光山之大型建築群,包括爭議中之慈濟內湖國際志工大樓開發案以及各地區以「宗教」為名或贊助認養所發展之大中小校園建設,也無形中導入了以「宗教」為主軸之有形建設與特殊「符號」

如果宗教之宣揚、傳播一定要藉由有形之空間、建築集聚信仰者以凝聚其對教義之共識,並能再經此而拓展衍生其影響力的話,正如歐洲之教堂它是具有此正面意義的。唯在台灣,多次參與都市計畫通盤檢討,總有諸多案例是為違章違規之寺廟建築,給予就地合法的各種陳情、請願,自小土地公廟、各種信仰之祠、寺、宮、廟還有夾雜在住宅區中之各種神壇、道場等,不勝枚舉。而如果只是原來之小廟,能融入都市發展,視其為都市或鄉里發展歷史之一部分,亦理所當然。



豐原鄉村地區之福德祠,祭拜土地公是當地信仰生活中的一環,而廟不在大而在乎靈,周邊的老樹均被保存。
只是今日所見均是由信眾捐款,又因經營有方、信者日眾,而興盛之結果是捐款易匯聚,則廟方不斷拓建、增建,甚至完全新建的寺廟,當信眾挾「虔誠信仰」來要求政府給予通融時,常常看到第一線公務人員之無奈與無力感,因為宗教背後是選票,這個因果關係相當不合邏輯與環境公益正義,惟只是當政治遇見宗教總又矮了一截。


 
                           ▲高雄佛光山壯觀之宗教園區已成為觀光地標
潭子的慈濟醫院在區域計畫專案變更中即突破了45m高度」限制,今日自高速公路上遠眺,其不和諧之建築量體矗立於山坡,格外引人注目。即便是大度路之慈濟人文志業中心亦突兀地與背景大屯山天際線爭艷。當然,這些觀察純屬個人就都市視覺景觀觀點評析,並不否定各宗教團體對社會之貢獻,只是不解的是,宗教不是教導人要謙遜否?而寺廟建築在弘法傳道之基本機能需求外,是否也能開創現代化之寺廟園林?得以和大自然和諧共生

  

台中潭子的慈濟醫院高度超過區域計畫限制,從高速公路上即可看見一棟巨大之建築量體格格不入地矗立在山坡地上。


  

關渡大度路上的慈濟人文志業中心雖然是大愛電視台、大愛網路電台、慈濟月刊等多項慈濟設施之據點,但其建築物並未考量與週遭環境之相容性(compatibility) ,僅為發揮其多功能用途,其建設對於周遭環境造成視覺景觀之負荷
昔時,寺廟與園林是合而為一的,寺廟之選址多經各高僧選定,且多踞於優美山林景觀中,愈是有歷史有淵源之寺廟,由以幽靜隱蔽見章。惟今日之宗教建築或寺廟建築卻視其為另一種造鎮或造鄉,祈具最佳能見度且必須雄偉、聚焦、易辨識。諸多山林鄉野裡的寺廟不只選了就蓋,且不斷拓張硬舖面廣場,完全無視於與其背景山林生態系之共生關係。


法鼓山之建築群與相關宗教元素之展示相對較低調較謙遜。

  
昔時寺廟園林是和自然景觀融合為一體的。
   


埔里中台禪寺之恢弘建築不僅成為地標,也成為另類信仰指標,但自景觀面而言其量體與地景極不相容 (incompatible)
  

花蓮林田山之小巧土地公廟,鑲嵌於山林田野之間。
拆私人違建已相當不易,而要拆寺廟違建更屬難上加難,因循結果,整體社會對宗教寺廟之執法正義已界乎無能,尤其許多知名寺廟多有名人加持,如此衍生出來之教義該如何正名之,實值得商榷!?
而若自小小建築即默許其違建或違章存在,當它壯大後也成為另一種「宗教連鎖店」或更具影響力者,宛若一個宗教城邦。平心而論,這些均不是宗教司與建管處可管得了的,諸多寺廟也未登記為社團法人,而其捐募財務更非稅捐單位可清晰碰觸。
回過頭來,整體社會要問的是募集眾人之資源,當匯流為少數山頭後,是否它所釋出之能量也能共同分擔,政府所不足或不為之社會責任?且在此超然優勢下,是否更應秉持此優勢帶頭,做更多超越法令基本門檻要求之典範?若是,則這樣的宗教城邦是正向的、利他的,且是可與政府互補的。

具一定規模之宗教建築已成為宗教城邦,應以正向、利他為主要導向,並承擔社會責任。

作者:郭瓊瑩-寺廟建築研究專家

編按台灣一般寺廟的風格大都延襲傳統,但大廟則精心設計,佛光山有點像度假中心,中台禪寺三不像,像基督教或回教寺,慈濟喜歡走鄉間精舍之風,倒是嘉義市的彌陀寺,位於掌溪畔,古色古香,與周圍景色十分match. 寺廟是台灣人生活的重要一面,不可不注意其風格應與生活配合。


01.06/2015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