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2月5日 星期五

東西方對生死的觀點 (2)

東西方對生死的觀點 (2)


I. Life is not as simple as man has just made it out to be.
  生命不像人類剛剛獲得成就的事那麼簡單。』

*生命應含許多仍待探討的事,人不可自滿。

J. To look inside oneself is to open up an even more fantastical realm.
 澈底認清自己,就是開啓一座更神奇的國度。

*要不斷自我省思,此觀點與東方修身哲學-「吾日三省吾身」略近,但後者注重省悟與思過,前者則重視認識自己,看清並瞭解自己。通常我們對他人的瞭解遠勝自己,因為人的眼睛長在前面,對他人一清二楚,對自己的缺點則是盲目的。所以,
One is unable to slip out from behind one’s eyes to gaze back upon oneself.
『我們無法溜到眼睛後面,從後面看我們自己。』

1)    對死亡的看法

     Image result for 死亡
A.    Call no man happy until he dies.”  “Our happiness must not be judged until after our death.
蓋棺論定-不該死後才判斷一個人一生過得快不快樂。

*東方人認為『功成名立之時,當觀其末路』;西方人以為,All is well that ends well好頭不如好尾-台灣諺語』

B.     “Learning how to die is learning how to let go; learning to live is learning to hang on.”
學會怎麼死,就是學會怎麼放下;學會如何生存,則是學會撐下去。』

*死是放棄當下,生則是熬下去;死是短暫的,生則是漫長的道路,顯然「死易而生難」

C.    Life is more difficult than death; instead of passive surrender, it takes attention and management.
生比死難,死是被動的放棄,生則需注意與經營管理。』

*這點比東方人更獨到。台灣人有句俗語:『娶媒師仔-(徒弟就會)飼媒師父-(需師父本領)-意謂討老婆是輕易的,一般徒弟就會,養老婆則需師父,要靠謀生本領。前者是短暫的,一時的,後者則是長久的』但,

D.     Man who dies well tends to be remembered as if he lived well.” 
得到好死的人,傾向於被懷念為,生前彷彿過得好

*如何謂之好死,恐不易下定義,是否毫無病痛,自然死亡(壽終正寢-die a natural death)? 抑或指死後用豪華鋪張葬禮送行謂之? 有人生前豐功偉業,榮華富貴一生,却遭橫禍而亡(die an accidental death) ,死於非命,也有人窮苦潦倒一生,卻自然蒙主「寵召」-享受「睡死的甜美」,安祥地走。

E.     Dying is not an action that can be prepared for; it is aimless reverie.”
死亡並非可以事先預備的動作,它是漫無目標的白日夢。』

*天有不測風雲,生死由命-這是東方式較保守的看法。東方舊傳統有所謂『視死如歸』的「愚忠、愚孝」想法,恐非西方人所能瞭解。又東方人有推崇或貶抑死亡之意義,如『死有重於泰山,輕於鴻毛』。西方人則重視: “Someone dies happy/unhappy.” (死時是否快樂)

F.     Death might be a tranquil affair for the person undergoing it.”
對於正在死亡的人,死亡也許是一件安靜之事。』

*死亡的感受,是痛苦或沒有知覺惟有當事人才體會得到。
*東方人對死刑的執行法,從前古代用砍頭、腰斬、活埋、或分屍,現代大都用槍斃,犯人無其他選擇。西方人尤其是美國,則依各州自定的法律,除槍決外,另有坐電椅(electric chair)、絞刑(hanging) 、進媒氣室(gas chamber) 等可供選擇,真不愧是自由
國家。

                      Image result for steve jobs
   

喬布斯說你的時間有限,別浪費時間過別人一樣的生活。別被人教去受覊絆,就是過別人思考結果的生活。別讓別人的意見淹溺你內在的聲音。更重要的是,要有勇氣依照你的心與本能做事。它們多少已知道你真正想要變成什麽樣的人。此外其他事情都是次要。』-言下之意略含嘲笑同行的比爾蓋玆(微軟),缺少創新(innovation) 

G.    Man shall show neither fear of Hell nor desire for Heaven. 人不必害怕入地獄,也別渴望進天堂。』

*東方人以為不論死後是進天堂或下地獄,反正咎由自取。另告誡人們勤修品德:『天堂無則已,有則君子登,地獄無則已,有則小人入』,小人與君子如何界定?是憑其生前作為?畢竟天堂與地獄,均不過是人類所想像的兩極化之區域界限而已,但含勸善止惡之意。又東方人想像的天堂只有一層,地獄却有十八層之多。

結論
的確,東西方對人生哲學觀點有許多不謀而合之處,例如,東方人主張,生不帶來死不帶去,不必斤斤計較,得讓人且讓人,慷慨施捨,救濟他人。如:
「徑路窄處留一步與人行,滋味濃處減三分讓人嚐」西方人也有類似說法:
“Blessed are those who give something away”『佈施者有福』。
“He who gives money gives much, he who gives time gives more, but he who gives of himself gives all." — Pres. Monson
凡奉献金錢者,奉献了許多,凡奉献時間者,奉献更多,而奉献自己者,等於奉献了一切。』As a well-spent day brings happy sleep, so does well-used life bring happy death.過得好規劃的日子帶來好睡眠,同樣善加利用的日子
也會帶來快樂的死亡。

*但佛家的理念是『財富是果,佈施是因』,強調因果關係,寄托現在的佈施於將來的致富,似乎不太崇高,因為佈施是高尚、自發性的慈善行為,自不應含對價關係。

 Image result for 財富與佈施

Justin Lai (賴正雄) 2012年寫於美國

02/02/2016重修於美國加州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