囫圇吞棗的新聞怪獸
網路即時報導,是吃新聞的怪獸。這是繼電視台 SNG 之後的新一波訊息革命。
當年進新聞系,新聞學第一課教的是什麼?翻開王洪鈞《新聞採訪學》對於「新聞」的定義:「對一個足以引起讀者興趣的觀念及事情,在不違背正確原則下,所做的最新報導,皆為新聞。」這句話中有三個關鍵字「讀者興趣、正確、最新報導」,其重要優先順序則為:正確 > 讀者興趣 > 最新報導。在電視 SNG 即時轉播技術出現後,最新報導的順序往前挪移,而在網路即時新聞的時代來臨之後呢?事實上,新聞馬上就從「快、狠、準」到「快而不準」,崩壞的速度快到令人難以想像。
2013
年,黎智英一手精心打造的壹電視,因為 NCC 拖延發照加上本土有線電視聯合抵制上架,在不敵年年鉅額虧損之下,正式售予練台生。企圖心旺盛的黎智英,因而開拓了另一個戰場:「網路即時新聞」。用網路即時,來打敗電視的跑馬即時。用行動裝置,來代替他未能圓的電視夢。因此,既快又短的網路即時新聞類型產生了。這下子又如同壹週刊與蘋果日報當年入台引發媒體狗仔化一樣。各家媒體網站也相繼出現了即時報導。
於是,這一兩年來,網路即時也相對改變了人們閱讀新聞的方式,頁面不斷重刷以求最快的訊息。為了滿足越來越大的訊息胃口,即時報導成為吃新聞的怪獸,先求有、再求好,先求快、再求準,先求量、再求質。於是乎,以前文字記者改稿,版本前後差異只在自己的電腦裡,但即時新聞卻以「更新」字眼區別編寫版本,讀者現在看的新聞,只在當下,一瞬即過。記者發出的稿件內容,錯字、文句不通、段落未結束、訊息錯誤等狀況,一再一再發生。為求快,不再正確的新聞,只能說是零碎的訊息,大量與迅速的產製,未經查證的字元組合,不斷更新與修改,卻引導了閱聽眾的錯誤認知。這樣的新聞媒體,還能算是建構並維護健全的民主社會的關鍵力量嗎?
王洪鈞老師對於新聞的定義,是最傳統卻也是最基本的原則。這是新聞的核心,不應該因為科技進步、時代演變、利益掛帥而有所妥協。但可惜的是,我們的確妥協了。無論是 SNG 轉播或網路,科技終究只是工具,是讓我們的工作能做得更好更順暢的方式,卻不能取代新聞工作的核心價值。
台灣媒體觀察教育基金會說:「好的社會需要好的媒體;好的媒體需要好的媒體觀察機制。」這不只是新聞自律,更應該全民富有媒體素養才能做到。要做個聰明判讀思考的閱聽人,而不是只會片面接收媒體錯誤訊息的閱聽人,否則,沒有閱聽眾監督、只管收視率與廣告效益的媒體只會不斷沈淪、社會也只會更加紛亂無序。媒體識讀教育亟需推廣,我們的政府,何時才能明白這個重要性?
作者:
徐涵
03/25/15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