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理-111)【五蕴与六根】
五蘊的「蘊」是「坎蘊」(巴利語:khandha)的簡稱,意義是積聚或者和合。類似于一個個的集合。粗略的說,五蘊即是我們認為的「我,層層遞進」。
五蘊分別是色蘊、受蘊、想蘊、行蘊、識蘊五種。在五蘊中,除了第一個色蘊是屬物質性的事物現象之外,其餘四蘊都屬五蘊裡的精神現象。五蘊實際上是佛教關於人體和其身心現象都是由哪些要素構成的理論。意義:世間一切事物都是由五蘊和合而成。
「色蘊」,色聚積,分形色,表色還有無表色。形色為直觀意義上的物質概念,黃的,綠的,方的,圓的。表色為以個人為主觀的物質概念,長,短,大,小等等。無表色個人理解大概是內化的以個人為主觀的概念。色還可以分為四大,地,水,火,風,從性質的角度解釋物質,四大對應的屬性是堅,濕,暖,動。
「受蘊」,受聚集,是直觀的感受。分苦受 ,樂受。疼痛,舒適,等等。
「想蘊」,變相為境。相是外在表現的形象。這種形象需要通過消化,分解,再結合為境界,變成我們能夠理解的方式。如:我們看到的世界是有空間感的,立體的。是因為外在表現的形象,所呈現的光影關係,經過我們的經驗思考,確定前後,遠近等等關係。
「行蘊」,造作之意。上面說的想蘊是變相成為境界。那麼我們需要不斷的變相成為境,然後再拿境界去和外在的相相互作用,才能不斷確認或者不斷修正,我們對相的認識。這就是造作。比如,我看到一個立體的場景,有光影關係,我還得前後左右的移動,看看光影是否隨之變化。不然這只是一幅畫。行蘊分七十五法,其實還有很多種分法。只能說個大概,具體請自行研究。
「識蘊」,分前五識和第六識。識為了別之意。眼、耳、鼻、舌、身,有根(器官),塵(器官對應的外相)。根和塵結合,需要分別。比如,黃的和綠的在我們看來不一樣,這就是眼識在起作用。比如聲音不能用鼻子去聞,味道不能用眼睛嘗,這也是各各識在分別。
而第六識,「意識」。主要是相續不斷。就像一個產線,前五識需要一個流水線讓他們能夠轉起來工作。這條流水線就是意識。主要就是讓它不間斷。
「五蘊皆空」,就是從最外在的色,一步步尋求「我」到底在五蘊中的哪裡,遍尋而都不可得。而這五蘊綜合起來就是我們所謂的「我」。
首先是空。這裡的空不做過深的討論,只局限在小乘的經量部裡。空即無自性。自性為何?一句話,比如對事物而言,可以並且唯一表徵該事物本質體性的性質。
舉個例子來分析自性。例如一塊石頭,這塊石頭有很多性質,如堅硬,如粗糙,如冰冷等等。比如這塊石頭粗糙,我將它打磨光滑,還是這塊石頭,但粗糙的體性發生變化。那麼粗糙便不是這塊石頭的自性。那有人會說,說這塊石頭的時候,這個特指的概念包含了粗糙這個內涵。當粗糙被破壞了,這個特指的概念發生了改變,這是偷換概念。但,不要忘了,把這塊粗糙的石頭打磨光滑,也就說明原來的那塊石頭本身就也蘊含了光滑的體性。只是我們的認識出現了偏差,只見了表像。這也說明了一個道理,我們所特指這塊石頭,或者說名相,是靜態的。而沒有考慮到石頭會破碎,會風化,就是所謂生住異滅,這就是所謂的因緣和合。而我們靜態的認識就是執著。也就是說粗糙並不是這塊石頭的自性。因為粗糙和光滑這兩個相反的性質,同時存在於這塊石頭之中。也就是說若p在,則必定非p也在其中。上面說的自性的概念,違背了唯一表徵事物的體性的唯一性。其餘的性質可以做同樣的推理。
反過來,假如有自性。那麼,把這塊石頭任意分解,分解下來的單元都有同樣的自性。我們再把這些任意分解的單元組合起來,因為每一個單元都是同樣的自性。所以任意組合之後形成的石頭,或者小石塊都是同樣的自性。類似於1 x1x1....無論多少1,等號的後面還是1。既然這樣,那麼就出現矛盾了,粗糙,堅硬是這塊石頭所顯現出來的不同性質。難道不同個1相乘能得出不一樣的結果?或者很多個1相乘等號的後面能有兩個結果?
那就說明,假設有自性是錯的。這塊石頭沒有一個符合自性的定義的性質存在,推而廣之,萬事萬物都沒有自性。故空。最後具體到有情生命,具體到「我」。
什麼是「六根」、「六塵」、和「六識」呢?
眼、耳、鼻、舌、身、意稱為「六根」,也就是生理學上的神經官能。眼有視神經,耳有聽神經,鼻有嗅神經,舌有味神經,身有感觸神經,意有腦神經,這些部是心與物的媒介的根本,所以稱為六根。
「六根」:佛家語,佛家以達到遠離煩惱的境界稱為「六根清靜」。比喻已沒有任何欲念。
眼是視根,耳是聽根,鼻是嗅根,舌是味根,身是觸根,意是念慮之根。根者能生之義,如..
- 「七情」按《禮記》的觀點指喜、怒、哀、懼、愛、惡、欲,而按佛教的說法則是喜、怒、憂、懼、愛、憎、欲。
- 「六欲」按《呂氏春秋》指由生、死、耳、目、口、鼻所生的欲望,佛教認為是色欲、形貌欲、威儀姿態欲、言語聲音欲、細滑欲、人想欲。
- 出處:《禮記·禮運》:「七情」喜、怒、哀、懼、愛、惡、欲。「六欲」生、死、耳、目、口、鼻。”
「六根清淨」,「六根」,是指生理學的全部範圍。意指佛家以達到遠離煩惱的境界為六根清靜。比喻已沒有任何欲念。出自隋·隋煬帝《寶台經藏願文》。六根、六塵、六識的形成,稱為「十八界」。六根是屬於生理學,加上六塵的物理學及六識的心理學,便是一個人的總和。譬如六根是鏡子,六塵是被鏡子所照的影像,六識是判別鏡中所照影像的人。
Justin Lai編
03/25/2021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