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8月17日 星期三

吳哥浮雕的故事

吳哥浮雕的故事

Image result for 吳哥窟

講到吳哥古建築,可以談的東西很多。比如為什麼選在這個地方做建築基地?這之中有跟山川的關係、對宇宙的想像……等等。吳哥也被認為與印度的天文術數相關,例如在春秋分的時候,太陽會對準吳哥寺中央塔的位置升起落下;每一座寺廟的座向,也有其特殊意義。
至於浮雕,這其實是看建築時最早會產生印象的。雖然建築界經常只把浮雕視為裝飾,但對文化研究者而言,裝飾就是這座建築的「自敘帖」,在對觀者說明:這間房子為什麼在這裡?這裡發生過什麼事情?也是因為這些浮雕,讓原本每塊都長得差不多的石頭有了不同的生命。
Image result for 吳哥窟
從常見的吳哥風景照可以看出,寺廟基本上是建築在平地上的。
吳哥其實不是「窟」
吳哥遺跡不只是一間間寺廟,這些寺廟同時也都是城市的中心寺廟、水庫和灌溉系統,是構築吳哥城市的基本要素。由於中南半島的降雨量,在乾季與雨季落差很大,為了維持良好的灌溉與儲水,每個國王遷都時,都會先整頓水庫和灌溉系統。直到現在,距今千年的巨大水庫西巴萊湖(West Baray),仍是暹粒市民重要的用水來源。整頓好水利建設之後,第二項重大工程就是蓋自己的國廟。
吳哥並不是一個「窟」。中南半島很久以前就有華南人民遷徙移入,「窟」這個字很可能是吳哥寺「Angkor Wat」的「Wat」,這個字在南傳佛教中是「寺廟」,與粵語的「窟」音近,有時也被翻譯成「檀越」的「越」。「窟」總是讓人想起石洞,但其實吳哥遺跡絕大多數都是建築在平地上。
因為承襲印度的宇宙觀,神靈是住在山上的,吳哥的第一個首都也的確建立在庫倫山(Koulen Mountain)上。也許是因為地形有太多限制,他們後來又多次遷都,搬到洞里薩湖(Tonlé Sap)附近。平原上沒有山讓神靈居住,當地人就自己堆疊出山來,就是我們今天看到的、層層堆高的吳哥寺廟。寺廟建築繞以一圈圈的迴廊,象徵著山脈的綿延;最外面的護城河,則象徵著世界漂浮其上的宇宙之洋。神就住在最高層的中央塔上。
Image result for 吳哥窟     Image result for 吳哥窟 空中宮殿
吳哥寺的樑柱。雖然是石造建築,也有模仿木造建築的地方。
看浮雕,從哪裡開始?
吳哥宗教建築浮雕的過程,基本上有三個指標路徑:從上到下、從內到外、從入口到出口。其實,所有在吳哥的廟宇都是未完成品,都沒有蓋完。以吳哥寺為例,它的入口在西邊,東邊出口牆壁可能還留有許多空白。這三條路徑也與國王敬神的路徑相關。從寺廟入口行進至神靈所居住的中央塔,是祭祀儀式進行的重點,一定最先完成。可以說,國王會經過的地方完成度一定都比較高。
吳哥的浮雕還有一個特質,就是不喜歡留下一絲縫隙,一定要雕梁畫棟,把所有空間都填滿。如何在滿滿的圖像中辨識出我們要看的關鍵?幾個一定要注意的構件是:山牆(建築物正面門楣上呈現三角形、半圓形的平面)、門楣(門上的橫楣)、樑(柱與柱間的橫樑)、柱子(包括柱身、柱頭、柱腳),還有牆面。這幾個地方都會有很精采的浮雕。這些浮雕的主題反映著這座寺廟的主人,包括他是哪個神在凡間的化身、他執政期間的豐功偉業

Image result for 吳哥窟
這些雕刻並不是佛像,而是來自印度教神話的神祇
印度信仰與部落文化的結合
吳哥是中印文化交流的關鍵樞紐,也是當時中南半島的霸主。中國人的史書記載,高棉人還未建國的時候,有個部落女王,名叫柳葉。有天一位印度婆羅門夢見神諭啟示,要他帶著弓箭乘船到東方。他依從神明指示,在東方遇到了高棉部落,打敗當地的原住民,與柳葉女王成婚,於是建立了國家。
若將神話轉譯成現實,這可能是一群印度商人,乘著貿易船隻來到東方。他們建立的國家在當時稱作扶南,意即「山」,正體現了前述的山靈崇拜。印度的文明相較部落民而言是發展相當高的,也因此這個新成立的國家無論在文化或宗教上,都沿襲了印度,當然也結合中南半島本身的部落信仰。比如說,高棉人認為自己是蛇的子民,這種對蛇的尊崇,就與印度的蛇神那迦(Naga)結合。也因為這樣,印度教的三大主神,便成為吳哥浮雕的重要主題
毀滅之神濕婆
濕婆(Shiva)是印度教三大主神中的毀滅、再生之神,特色是額頭中間有豎立的第三隻眼睛,會射出毀滅之火。印度人相信,世界是一個不停週而復始的過程,濕婆的毀滅之火則能讓此循環,毀滅再重生。另外濕婆也經常以圓柱體林伽(linga)的形象出現,象徵著陽具;底下的基座(Yuni)則代表祂的妻子雪山神女(Parvati),象徵女陰。兩者結合,便是生殖崇拜的意象。班第斯雷(Banteay Srei)的這幅畫像,就是祂與妻子騎著白牛座騎南迪(Nandi)的形象。

Image result for 吳哥窟
有一個故事說:一位魔王向梵天要求,得到了無人能敵的神力,全天下只有濕婆的兒子可以制伏他。不過濕婆的第一任妻子莎蒂(Shati)已經過世,沒有留下兒子,魔王無所忌憚、擾亂天地,造成了極大的禍害。另一方面,莎蒂轉世為雪山神女,要再與濕婆結為夫妻,只是濕婆專心於修煉,對她毫不理睬。諸神為了設法讓濕婆生個兒子,便說服愛神伽摩(Kamadeva),希望透過祂的力量讓濕婆能愛上雪山神女。伽摩向濕婆射出一箭,濕婆睜眼,發現是伽摩擾亂祂的修行,額上的第三隻眼立刻射出毀滅之火,將伽摩焚為灰燼。經過諸神的解釋,才終於讓伽摩復活。這幅在吳哥寺的浮雕就是描述這段故事,以連環畫的形式表現射出愛之箭的伽摩、中央的濕婆,還有一旁被濕婆殺死的伽摩屍體。
另外一個有名的場景,是一個有十顆頭、二十隻手的惡魔羅婆那(Ravana),在搖晃濕婆與妻子居住的凱拉薩山(Mount Kailash)。這是在濕婆與雪山神女婚後,羅婆那想要為母親向濕婆求取長生不老的甘露,然而濕婆與妻子正在歡好,讓羅婆那等了整整一千年。羅婆那一怒之下,用力搖撼凱拉薩山,惹得諸神驚慌失措,山林中的動物也紛紛逃竄。
Image result for 吳哥窟
魔王羅婆那搖晃凱拉薩山。可以看到畫面下方有二十隻手的惡魔。
毗濕奴與梵天
毗濕奴(Vishnu)是三大主神中的另一尊,在吳哥王朝被視為保護神,同時祂也象徵著宇宙。毗濕奴的特徵是四隻或八隻手臂,拿著寶珠、法輪、神杖等各種法器。此外,毗濕奴在印度教故事中有十個化身,包括著名的黑天(Krishna)、羅摩(Rama)、釋迦牟尼等等。因此,釋迦牟尼佛是可以出現在印度教寺廟中的。
梵天(Brahma)則是另一尊主神,最好辨認的特徵就是有四顆頭,也就是台灣人熟悉的四面佛,因為有求必應,成為眾人祈求的對象。傳說梵天愛上了祂的女兒,無論女兒轉到東南西北哪個方位,祂都會多長出一顆頭來看著她。當女兒逃到天上,梵天也長出了第五顆頭。後來因為祂激怒了濕婆,第五顆頭被砍下,因此只剩下四顆。
這幅在高布斯濱(Kbal Spean)的浮雕呈現毗濕奴與創世的關係。據說祂在與諸魔王激戰之後,疲累得躺在蛇神阿難陀(Ananta)身上睡著了。在這個舊世界毀滅、新世界尚未創生的階段,祂的肚臍中長出一朵蓮花,而四顆頭的梵天就坐在其中,準備創造新的世界。
Image result for 吳哥窟
乳海攪拌的場景,四隻手臂的毗濕奴在中央,底下是祂的化身大龜。兩旁像拔河一樣的是拉著大蛇的善神與阿修羅。
神話史詩的大場面
乳海攪拌是吳哥裝飾藝術中重要的主題。為了追求長生不死,善神與阿修羅得到了一個指示:要將海水攪拌成奶,從乳海中便會浮出不死藥「甘露」。在吳哥的造像中,這排眼睛圓凸、頭戴花冠的神,就是阿修羅,祂們是印度神話中帶有貪欲的神。在浮雕中,蛇神婆蘇吉(Vasuki)的身體纏繞著曼陀羅山,將曼陀羅山充作攪拌棒;阿修羅抱著靠近蛇頭的半邊蛇身、善神抱著靠近蛇尾的另外半邊,毗濕奴則化身成大龜,支撐著曼陀羅山,祂的另一個分身則扶著山頂。攪拌時濺出的水花,化成了跳舞仙女阿帕薩拉(Apsara),另外也飛出了各式各樣的寶物。其中飛出的新月,成了濕婆頭上的裝飾;同樣從乳海中浮現的吉祥天女(Lakshmi),則成了毗濕奴的妻子。
印度有兩大史詩:《摩訶婆羅多》與《羅摩衍那》。《摩訶婆羅多》類似印度的上古史,吳哥寺中出現的這面大型浮雕,描述的是故事中記載的一場戰爭「俱盧之戰」。故事敘述婆羅多族(Bharata)的一對皇儲兄弟,哥哥持國(Dhritarashtra)因為盲眼,便由弟弟般度(Pandava )繼承王位。般度過世時,兒子都還太小,便由持國攝政為王。般度的妻子透過神的禮贈生了五個兒子,持國則有一百個。持國的兒子覺得自己理所當然可以繼承王位,然而他們的才華與聲譽卻比不上般度的五個兒子,國家因此分裂成兩股勢力,並在俱盧之野(Kurukshetra)展開大戰。浮雕中可以看到雙方交戰的場景,也可以看到頭、手、腳齊飛的血腥場面。
《羅摩衍那》中的主角羅摩,原本是太子,但受到父親的愛妾驅逐,與妻子悉多(Sita)、弟弟羅什曼那(Laksmana)一起到森林中修行。一天,魔王羅婆那擄走悉多,羅摩兄弟由此展開一場英雄救美的故事。其中重要的角色之一是神猴哈努曼(Hanuman),羅摩在拯救悉多的路上撞見猴王爭位,羅摩為牠們解決了爭端,猴王軍師哈努曼也因此成為羅摩的好友,並幫他救出妻子。在這幅浮雕中,右邊的羅摩正舉弓射箭,殺死了猴王的哥哥。

Image result for 吳哥窟 空中宮殿
被鑿空的佛像
高棉人一開始是以印度教建國,但到了12世紀時,出現了一個崇敬佛教的君王闍耶跋摩七世,他在位期間也是吳哥歷史上文治武功最強的時期。不過,要讓國家信仰改宗,並不是那麼簡單的事情。佛教強調眾生平等,與原本階級制度嚴明的印度教有很大差異,這場改宗也造成許多有權位者失勢、不滿。但在他過世後,繼承者便開始大肆滅佛,殺戮僧侶、毀壞佛教造像等等。
在闍耶跋摩七世為母親建造的塔普倫寺(Ta Prohm),可以看到這幅畫像:佛陀在閉關修行的時候,阿修羅來作亂,一位長髮女子為了不讓佛陀受到驚擾,就將頭髮放入水中,吸起恆河水,讓佛陀不被水位所淹。只是現在已經看不到佛陀的形象,就是在滅佛運動中被敲掉的。不只是在塔普倫寺,暹粒附近的吳哥遺跡,有許多寺廟都有類似的狀況,大型的佛像可能被整個敲掉,較小的浮雕則可能被改成象徵濕婆的林伽。
Image result for 吳哥窟 空中宮殿
巴戎寺(Bayon)的闍耶跋摩七世出征占婆,有步兵、騎馬與大象者。
浮雕中的戰爭與生活

Image result for 吳哥窟 空中宮殿  Image result for 吳哥窟 空中宮殿
中南半島上曾有非常多的小國家,總體來說可以分為三大勢力,亦即高棉(扶南-真臘-吳哥-柬埔寨)、暹(暹羅,亦即今日的泰國)、占婆(今日的越南中部)。三強鼎立之下,彼此經常爭戰,吳哥亦曾被占婆攻破國都。所以在闍耶跋摩七世時,驅逐占婆勢力就是當務之急,巴戎寺的浮雕上就有很多高棉軍出征與占婆對戰的場景,充滿了作戰的士兵、大象、華麗的座輦、旌旗、傘蓋等等。
在畫面上,最下面靠近觀者的是近景,最上面的則是遠景。人物角色的面積越大,傘蓋越華麗,也表示越是重要人物。高棉軍有長長的耳垂,理著小平頭,穿著袍子的軍階可能比較高。其中也有梳著漢式髮髻、留著小鬍子,可能是漢人的形貌。
占婆在漢人的史籍中稱為林邑。林邑對中國朝貢的頻率一向不穩定,為了擴張勢力,也侵擾中國的從屬國南越。從魏晉一直到宋代,中國都有派兵到林邑宣示主權的紀錄。有時中國人也可能介入南方小國之間的戰爭,比如在宋代時,有個福建人曾經來到占城,教會了占婆人騎射,讓他們把騎大象的真臘給打敗。
高棉人真正拿手的是水戰。浮雕中有許多水戰場景,兩方軍船在水面上對峙,魚群則在水面下游動。吳哥浮雕在戰爭之外,也展示許多生活場景,根據「上、中、下/遠景、中景、近景」的構圖原則,一幅以戰爭為主題的壁畫,中上層描繪激烈的水戰,下層描繪的則是河岸邊的日常生活。比如說醫院中臨盆的產婦、頭上插滿裝飾品的貴族婦女、市集中的鬥雞、攤販討價還價等等。《真臘風土記》中就曾記載,高棉當地的婦女擅長經商,所以中國商人移居當地時,首先就要討個高棉老婆幫忙做生意。
很多人匆匆走訪吳哥,只記得長相大同小異的大石頭,這是很可惜的。這些石頭上密密麻麻的浮雕,藏著許多值得探究的有趣故事。
網路文章

作者:張蘊之

08/17/2016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