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4月1日 星期日

【談讀書】 (On Reading)


【談讀書】 (On Reading)

《讀未見書如得良友,見已讀書如逢故人》。

日譯:
前に見えない本を読むことは、良い友達と出会うようなものです
前に読んだ本を見ると、私たちは古い知り合いと会うように感じます。

英譯:
Reading books unseen before is just like encountering with good friends.

Upon seeing books read before, we feel like meeting with old acquaintances.

書法
                                                  
                                              

《賞析》:
古今中外,要把書讀得好,須具備幾項要素:
1.     天資(intelligence)
2.     記憶(memory)
3.     組織能力(organization)
4.     勤奮(diligence)
而依古訓,則須:博學、審問、慎思、明辨、篤行

但本哲理僅限於書本之分類(category) ,僅為兩種:未見() 已讀書。英國物理學家-牛頓(Issac Newton) ,未吹噓讀過多少書,僅稱未見()書數目之多,如同站在海灘上,面對茫茫大海,蘊藏無窮無盡(countless) 之物 而自己像在沙灘上檢些貝殼之小孩而已
(I am just like a boy picking up pebbles on the beach here and there while there are so much treasure buried and to be uncovered in the deep ocean). 此句話道出為學者之謙虛。

在上两句哲理中,強調的是用比擬(simile) 『見未讀書,如得良友』 (Comparing unread books to be good acquaintance) 『見已讀書,如逢故人』(Regarding books already read as old acquaintance) 。無論故人也好,良友也罷,均指有益於己之友人。前者强調閱讀舊書,温故知新,後者强調新知識之增加。老書已讀並加篩檢,新書未讀,但仍得選擇。

幾世紀前大哲學家-法蘭西斯/培根(Francis Bacon) 給我們對新書之閱讀要領是:有些如置於口中之食物,咬幾不即可;有些可以吞下;另有些須消化。(Some books are to be chewed; others are to be swallowed; still others to be digested). 例如,網上狂傳之資訊概屬第一項,應試與作學問相關者,則為第二或第三項。

至於現代人如何讀書? 答案是:他們很少讀書,也不必讀書,祇要具備上網能力即可,因為現代知識已十分科學化地為年青人儲備好了。當一位年青人擬和你争論某事時,他們上線找到網址,告訴你網站收集的資科就是如此這般。他們可能不質疑其真實性(taking it for granted)………。至於台灣人之狂語:『沒有智識,要有常識,沒有常識,要常看電視 ! 更屬不鼓勵人讀書之『笑談』

因此,本文所述的這兩句話,對年青人而言可能是荒謬(absurd) 或奇怪的(eccentric) 。但放眼今日FB(臉書) 上某些台灣年青人之互動內容,不難看出他們對『讀書』之看法。不少人現買現賣,用完(智識) 即丟。例如說話不成章,還自以是,以為每天用毛筆寫幾個字,就是在『做學問』,中文不通,英文不懂。

本人曾試圖建議『台灣在臉書上的書法家』,把詩詞內容全部或局部譯成英文,以分享不瞭解漢字、漢文的外國人。但有人卻認為如此作法,有違該「書法社團」之「團規」,甚至有辱其「團格」! 查臉書乃美國人所創,用户無遠弗屆,使用之語言,北京語(Chinese) 僅其中一部分而已,依使用地區及人口而分,英、法等國際語言恐比北京語更普遍吧!

不諳英文,或無能力翻譯,尚可諒解,惟掌控社團之所謂管理員之無知(illiteracy) 與可笑(absurdity),則不可原諒。就其原因,或與『不讀書』不無關連。


Justin Lai 寫於美國南加州

04/01/2018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