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臉書網友奇觀】-(kaleidoscope
on Facebook)
隨著筆電、手機的全球普及化,網上交友聯誼十分方便,在亞洲地區,日本的Line,中國的wechat,以及全球化的「臉書」。但Facebook可能是含蓋率最廣的,且其功能最多,除文字外,圖片、聲訊、視訊皆有。
本人於數年前創立「全球校友會聯誼」網後,因局限於校友會的成員,故另設一其他FB,叫www.facebook.com/justinlai。希望多與其他網友交談。起始幾個月沒有交到特別朋友。倒是出現一些日本英語補習班的招生廣告,因語言隔閡,日本人的英語又差,無法表達清楚,加上有三個佈落格要經常寫文章,倒沒有太多時間去注意。
幾年後從新上網一看,大吃一驚,原來空曠荒蕪之地,竟然『遍地開花』!也因太久未上,FB拒絕我上,後經提供身分、驗明正身後,才得上去。此時網友十分複雜,除講中文的中、港、台三地外,韓國、日本、阿拉伯國家、蘇俄、土耳其、美國、英國、菲律賓…. 等,應有盡有。尤其三大宗教,佛教、基督教、回教及台灣人的道教皆有,因信仰同,理念就有別,有時會構成溝通上的『困難』。
為何會有此情形呢? 原來FB採彼此「互通有無」之策略,認識朋友太容易(easy come, easy go),天天鼓勵結交新朋友,不論彼此之間之任何差異,可以毫無限制地相識,也莫名其妙地分手。所以這個「交誼平台」變成了:
「推銷生意廣告產品」、「房地產買賣」、「鼓吹宗教信仰」、「男女求偶」,尤其女性發揮攝影技術,展示外貌、外表、半裸視頻,甚至色情網站也混進來。FB疏於檢查內容之『健康』與否,或因着眼商業利益,罔顧道德,故意『縱容』,使其水準每况愈下。
不似Line,僅限「群組」人交誼,擬進人某群組須先取得密碼。FB則寬鬆許多,它鼓勵陌生人『交叉』聯誼,阿貓阿狗來者不拒,故有些不愉快之事難免發生,畢竟不速之客,防勝防,而且又能來去自如,不受拘束,FB不會開除你。以下例子,乃本人親身經歷,提供参考:
例一、
約一年前,本人『誤闖』一著名副刊主編FB網址,不過很難說,也許是他們『誤入』我的網組。FB是一個沒有藩籬國界的網站。本人不假思索地對討論會中的某文學事項,發表看法,結果引來不少『打手』上線助陣、圍攻本人,本人單槍匹馬應戰,最後一名打手亮相表明身分,版主是『聯副』主編-宇文小姐,在FB上用「宇文正」三字。我以「宇」小姐稱呼,他們極為不悅,駡我『不識泰山』!我心想,當年我看懂「聯副」時,你們這群毛頭小子也許尚未誕生呢!
例二、
數日前偶逢另一群組叫,正暢談寺廟及歷史,我漫不經心地插了嘴,結果引來『群體』圍攻。本人仍然孤軍應戰。其實本人無意干預別人事,是FB把他們『主動引介』給我,我還以為是他們『誤闖』本人網站呢!!
可能這也是FB不尊重網友隱私的不當作法之一。雖然FB確有些保護當事人之措施,例如可以delete(去除交談內容) 或block(封殺) ,「使資料無法傳遞」,但原有記錄仍存」。但兩位素昧平生,或志趣不合的人湊在一起,確屬不宜。
《此偶發事件起因於》:
他們提到了清朝時林爽文之事,因它和嘉義有關。嘉義市原名諸羅山,因他而改名。也為林爽文之歷史定位,我和他們争論,我認為林應屬農民起義的英雄。但該網主張林應為叛亂分子。其實成王敗寇,頗難定位。該網人士,認為我在「撕裂族群」,但本人以歷史考證為出發點,提出不同看法。這是清朝皇帝為攏絡嘉義人之民心,為『嘉獎』諸羅山人之忠義,故改賜名『嘉(其)義』。但當時若林爽文成功了,如洪秀全起義成功在南京稱帝呢?
林爽文三個字自然与叛匪無關。
其實「中共」原先也是叛匪,但他最後成功奪取了政權,就不是了。毛澤東竄改歷史?
他說李自成与張献忠是民族英雄,是貧農起義……..。
該團體一成員以為『歷史在講人性』。這是胡言,歷史乃叙述已往之事實,依客觀而記載,應与人性無關。當代人寫不了歷史,因欠缺『客觀性』。結果,對方人馬不服,紛紛跳出圍剿本人,美國下午時間,單槍匹馬獨戰對方5-6位年青人,頗感『過隱』.... 。
結果,也許他們『眾不敵寡』,竟「切斷」本人的發言,致使本人答辯之詞,全被臉書封殺,無法登出本人之評論(comments) 和回復(response) ,但他們的反擊毫不受影響,顯然對我極不公平。不得已,本人就在自己FB帳户(account)上,以中、英文字提出嚴重抗議。之所以用英文,乃因臉書為美國人發明,其高級監督(superintendent) 只諳英文而已。
到底對方-『台灣寺廟-古跡人文』這些成員之來歷如何? 不得而知。本人為求對方認識本人,毛遂自薦,介紹本人之佈落格,以及本人近作文章,本擬借此明白向對方表明身分或來歷,豈知當他們得知本人學歷後,竟老羞成怒,謂我『自視甚高』。其實,自視甚高者應屬這批年青人,台語謂『吃無三把應菜,就想上西天』。
他們以「台灣寺廟」為題材,為文介紹,很好。但絕不是『愛台灣』的「有效的具體行動」。
本人首次『進寺廟之門』及参与『廟會活動』之時間,也許這些年青朋尚未出生。認識寺廟,亦並非僅憑文献記載或幾張相片,即可全盤瞭解。「台灣寺廟」之多,多如牛毛。日據時代禁止廟會活動,半因日人擬消滅漢族精神,半因消除欲台灣人之迷信。1945二次戰後,國民黨軍民來台,『廟會活動』興盛,北、中、南各有大廟出現,但並非恢復「漢族精神」,實乃基於大部分人之『利』-蓋廟者為斂財、也替一些貪官洗錢,管區員警多收紅包,廟方和警察皆大歡喜。真正達到信奉大眾精神慰藉者並不多。
最後,另有該組成員亂扣我帽子,謂『本人乃日本人「皇民化」之餘毒』…等語。按此乃前國民黨執政者『分化』台灣人的不肖技倆之一。老一輩台灣人或有『傾日』情壞,但隨年齡老化,已起不了影響作用。今日台灣人的『哈日族』是年青台灣人,尤其是年青女士。而大戰後日本人對台如『棄兒』(abandoned
child)。直至最近因釣魚臺及中國之崛起才主動「對台示好」。步入老年的台灣人對日本人有好感,並不表示『媚日』。今日國際情勢瞬息萬變,國与國只有『利害』,而無道義,沒有永遠的敵人,也沒有的朋友。年青人豈能如此無知乎?
勸「台灣寺廟」的年青朋友,多讀歷史,立足台灣,放眼全球。幾位好友,關起門來做皇帝?? 目光未免太狹隘了。
Justin Lai 書於美國南加州
12/12/2017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