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0月13日 星期二

蔡英文訪日

蔡英文訪日與「海洋國家台灣的構想」

「蔡英文訪日」的圖片搜尋結果    「蔡英文訪日」的圖片搜尋結果
1. 蔡英文訪日
日本的領土當中距離臺灣本島最近的是沖繩縣最西端的與那國島,直線距離114公里。此一距離,跟從桃園國際機場到台中市市區的直線距離,相去無幾。
這裡所說的與那國島,當然是在日本的沖繩縣,也就是舊琉球王國的境内。在歷史上,從15世紀以來,持續存在了4個世紀以上,從琉球王國前往明清王朝的朝貢船隊(事實上,是一種公性質的貿易船隊),總是通過台灣近海,進入中國東南沿海的泉州、福州等港口。因此,如果我們把沖繩當成日本的話(雖然,琉球人也不一定把自己當成日本人),不用說明,台灣和日本之間最直接也最緊密的連結,當然是海洋 
今天,就在國民黨內的各勢力還在無節操地爭奪「落選權」之時,民進黨的總統參選人蔡英文已經展開準備執政前的外交之旅。106日到109日之間,蔡英文率團訪問日本。訪日期間將拜訪民主黨和自民黨總部,也將和安倍晉三的胞弟,從小過繼給舅舅岸信和當養子的眾議員岸信夫同遊山口縣(舊長門藩領地、安倍晉三與岸信夫的選區)。同時,由於日本政界及善於精算的外事務官僚已經認定蔡英文是明年5月以後的台灣總統,所以就算蔡英文與安倍晉三在山口或東京「偶遇」,事實上也不過就是官僚系統在政治數學上加減乘除的結果而已,一點也不須要大驚小怪。
長期以來,日本政治學界習慣性地把與意識形態相關的政治過程稱作「大政治」,例如外交、安保、憲政問題;而把與民生政策相關的政治過程稱爲「小政治」,例如社會安全網的構築、教育養護、就業勞動等關乎「財富」再分配的社會問題。在臺灣,我們一向習慣用「大政治」解決「小政治」;不過,戰後日本卻一貫地擱置「大政治」,只處理「小政治」。驅動「大政治」通常必須藉由政治人物的政治力;處理「小政治」則必須依靠常任文官(官僚系統)的專業力。
明治以來,即已定型化的好學、勤勉、誠實、有能的官僚印象,使得日本官僚系統在日本社會長期保有高度的信賴與聲望。戰後自民黨長期政權與官僚系統的合作共生關係的文化因素,也可以說即是根基於此。一方面,自民黨信賴官僚系統強大的大數據蒐集與分析能力,在政策制定與執行等政治運營的過程中委予諸多法外權力;而共生關係的另一面則為官僚透過預算的擬定、分配與執行,為自民黨政治人物優先進行對特定選區或特定團體的「利益誘導」。雖然,此一要素因為90年代一連串的官僚醜聞及政策失敗而嚴重動搖。但是,日本官僚系統長期以來在社會、國民間保有的菁英印象,以及在政治過程中壓倒性的組織力量,即使是在打著「反官僚」旗號的民主黨政權下(2009-2012)也從來未曾動搖。 
雖然,強、弱是比較的結果,具有高度的相對性。只是,如果和日本的官僚系統相比的話,台灣的公務員確實太弱。空有大數據,但是分析和計算能力貧弱,所以,數學老是算錯。
無論如何,與國民黨政權相比,民進黨的重新執政,被日本的對外事務官僚無厘頭地認為是好事一件。相對於國民黨台灣根深柢固的大陸思維,民進黨台灣並非根基於「反大陸」而是根基於「反中」的海洋思維,對於日本而言,確實較具同質性。所以,如果蔡英文具體思考過「海洋國家台灣的構想」的話,極其容易就可以得到安倍晉三及日本外事務官僚的共鳴。尤其是在TPP談判完成,海洋霸權美國的太平洋內海化構想幾近成型的今天,勢必更具戰略意義。
2. 海洋中華世界    
延續前面的話題,如果我們大膽地再進一步,把由中國、台灣、香港、澳門、新加坡及東南亞的華人社會所構成的「世界單位」,稱爲「中華世界」的話,那麽,我們又可以把中國大陸稱爲「大陸中華世界」,而把台灣、香港、澳門、新加坡及東南亞的華人社會稱作「海洋中華世界」。
眾所皆知,自從鄧小平帶領中國重回世界史的舞臺以來,30年來,力的方向,一直是從「海洋中華世界」不斷地朝向「大陸中華世界」作用。但是,晚近,隨著中國強力的世界史回歸,與過去的方向相反,「大陸中華世界」對「海洋中華世界」的力的作用,也愈來愈明顯。
就現代性而言,台灣,毫無疑問是「海洋中華世界」在政治、經濟、社會的發展上最具平衡感的地區。
台灣位於「大陸中華世界」的東南,東北亞的西南,東南亞的東北。一方面,可以說是跨越三大自然地理學上的「世界單位」;但是,反過來說,也可以看成是位於三大「世界單位」的邊緣
而從地理政治學上來看,台灣的東部一直到1個世紀多前的清帝國,都仍然是漢民族東擴的地理界線。另外,直到70年前,「大日本帝國」仍以台灣作爲其公式帝國的最南端。「世界單位」的邊緣性交錯,可以說正是塑造台灣多元「風土」的要因。
日本的東南亞區域研究者白石隆就曾指出,東亞(在此指廣義的東亞,包括東北亞及東南亞)的歷史,一直都是在「海洋亞洲」與「大陸亞洲」之間的相互影響,相互作用下,發展而來。「海洋亞洲」,代表著向外發展的亞洲,以相互貿易網絡結合而成的資本主義型亞洲;而「大陸亞洲」則是向内發展的亞洲,以鄉紳和農民為中心的農本主義型的亞洲。「大陸亞洲」的典型當然是指涉佔據著歐亞大陸東部的歷代中華王朝,而近代「海洋亞洲」則是依靠大英帝國的「自由貿易帝國主義」以及戰後的「美國的和平」而畫出了具體的輪廓。
換句話說,台灣正好處於東(大陸的/内向的/政治的)與西(海洋的/外向的/經濟的)兩大歷史動力的接點,不停地被拉扯。這和日本在政治地理學上的位置,幾乎一模一樣,當然,也因此造成台灣與日本,在東卻不在東,或不在西卻又在西的特殊景象。
3. 「海洋國家台灣的構想」
戰後日本最重要的國際政治學者高坂正堯,在50年前即已正確的預言了中國的崛起,並且發表了影響戰後日本國家戰略的名著《海洋國家日本的構想》。
高坂日常性的強調,日本既非東洋,亦非西洋,因此,不管如何,必須自我提升國力。否則可能會從屬於現在的強國美國或未來的強國中國之下,甚至同時從屬於美中兩國之下。爲了避免此一狀況的發生,日本應該學習過去的英國,重視貿易,尋求歐洲以外(對日本而言則是亞洲以外)的世界舞臺。全盛期的英國雖然採取謹慎的外交政策,但是對於冒險商人的活動卻大力支持。這樣的政策與態度的巧妙組合,使得英國對世界開創了無限的可能,同時激發了其國力發展的可能性。高坂也說,戰後日本,雖然已經具備通商國家的性格,但是,並沒有辦法在理解世界問題之後,在長期的視野底下建立構想,並創造官方與國民雖站在不同立場,但是朝同一目標努力的體制。而此一構想指的自然就是,不強調軍備,首重通商貿易的「海洋國家構想」。 
毫無疑問,高坂正堯的話,台灣也可以拿來參考。只是,台灣不能只有「大政治」,沒有官僚系統的「小政治」的後援,否則政黨政治人物的「數學」太容易算錯。無論如何,就在台灣再度政黨輪替已經幾乎成為歷史事實的今天,亟思揚棄大陸思維的蔡英文必須基於「數學」提出民進黨台灣的「海洋國家的構想」,否則單單感情式的「反中」或「棄陸」,可能又會如同日本民主黨的政治悲劇一樣,雖然無限接近了歷史的中心,但是卻又怎麼樣都難中歷史的正鵠。
作者陳永峰  (東海大學日本區域研究中心主任, 京都大學法學博士)

10/13/2015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