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6月14日 星期日

(古詩詞-97) 【論書法】

(古詩詞-97) 論書法
「退筆如山未足珍,讀書萬卷始通神。
君家自有元和腳,莫厭家雞更問人

                            Image preview

作者蘇軾
蘇軾外甥崇拜其書法,向索求筆跡。於是,蘇軾寫了詩自謙:許多寫壞的毛筆不足珍惜,只有讀書萬卷後,寫出的書法才是學子們應追求的最高境界。
〈全詩大意〉:
首句是說用壞的筆堆積成山,也未必能寫出好東西。(「退」筆,此處非指退還、退步、或撤退之義,而指寫壞的毛筆,有頹廢不能使用之義,是否宋朝「退」與「頽」可以互通,則不得而知) 現代人用語:「堆積如山」,想不到一千多年前已開始使用「如山」的成語。次句則說多讀書才能寫出真正的好作品。「通神」除指書法作品達通天本領,爐火純青之地步,另含領悟詞句之真諦。第三句強調每個人的書法都有自己的個性和風骨。末句則表示不必妄自菲薄,認為自己的東西就一定不好而去盲目地學別人

東坡先生是大學者、大文豪,兼具了不起的書畫家。身為藝術家,他寫出了上列警人詩句,告誡人們,為文事藝,苦練基本功夫,是必要的。但同時切不可忽視「讀書萬卷」字外功對書法學習的「催化」作用。其外功是隱形的,即以潛移默化的方式提高書寫者的學識與審美情趣。字外功還表現在通過對文學、歷史、哲學等方面知識的汲取,可以啟発作者的思維,增加豐富的想像力,提高辨別真、善、美和假、惡、醜的能力。蘇軾謙虚表示: 吾雖不善書,曉書莫如我」。其實善書容易曉書難。彼又常言: 「筆成家,墨成池,不及羲之及獻之; 筆禿千杆,墨磨萬錠,不作張芝作索靖」。但站在另一個角度看,從「曉書、通其意」中我們可以感受到「讀書萬卷」對蘇軾「書學觀」的形成所起的重要作用。

書法是一門技巧性、實踐性很強的漢字書寫藝術,「書為心畫」表明書法藝術是筆墨中見性情的東西。一味地下「呆功夫」而不讀書,則「其品味不雅馴」,即難以在書寫中流露出個人氣質。但片面地誇大讀書的作用,而輕視或無視書法自身極強的技巧性和實踐性,則所謂的書法就會淪為糊塗亂抹。時下從事書法學習者,喜愛一味地臨摹前人書作,不僅忘記發展出自己獨特的風格,也不懂詞句的真義,殊為可惜。
英譯
Do not cherish those piled up, useless and disposable pens. They do not justify that you have mastered calligraphy.
Not until you have done many readings will you achieve the utmost success in calligraphy.
〈日
積み上げた使い捨てのペンを大切にしないでください。彼らはあなたが書道を習得したことを正当化しません。
あなたが多くの読書をするまでは、書道で最大の成功を収めることはできません。

Justin Lai 

06/14/2029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